9月26日,工信部發布《原材料工業“三品”實施方案》專家解讀系列文章之五:準確把握原材料工業“三品”方案的內涵與實質,其中提到,當前,我國已建成全球門類最全、品種與產量規模第一的原材料生產和研發體系,產業實現了飛躍式發展,規模優勢不斷加強,鋼材、鋁材、光伏玻璃等產品的自給率超過98%,有效保障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
原文如下:
《原材料工業“三品”實施方案》專家解讀系列文章之五:準確把握原材料工業“三品”方案的內涵與實質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國家知識產權局四部門聯合發布了《原材料工業“三品”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圍繞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提出了9項重點任務和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建設3項重點工程,這對于我們建設材料強國,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實施原材料品種培優工程推動產業向創新驅動轉變。原材料工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礎產業,是衡量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綜合實力的重要標志,是支撐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基石。然而,目前高端新材料與綠色材料的品種與國外仍有差距,需要強化對產業的支撐能力。因此,《實施方案》提出了“優化傳統品種結構”“豐富新材料品種”“發展綠色低碳產品”等政策,為原材料產品向高端化邁進提供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