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今年雖無政府換屆的“大政”,卻是“十一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中國經濟走出全球金融危機、總體企穩回升后,能否持續回暖的關鍵之年。去年實現“保增長”目標后,今年中國經濟仍面臨著產能過剩、通脹壓力、居民收入增長緩慢等一系列復雜問題。
“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既是一場攻堅戰,也是一場持久戰,必須通過堅定不移深化改革來推動。”春節前夕,在九位政治局常委悉數參加的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研討班上,胡錦濤總書記如此表示。在這次高級別研討班上,一連三天,胡錦濤、溫家寶、習近平、李克強等四常委,分別就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發表重要講話,力度、規模都是前所未有的。
中國經濟時報記者在采訪全國兩會時了解到,以“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為主題的代表議案、委員提案不在少數。據知情人士透露,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無論是第一部分對去年工作的總結,還是第二部分對今年工作的部署,結構調整、經濟發展方式轉變都是重要內容。
低碳經濟已成政協一號提案
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早已是輿論的重大議題之一,今年會如何突破?本報記者采訪到的多位政協委員都認為,“低碳經濟”將是此次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突破點。全國政協委員、中央財經大學教授賀強向本報記者透露,今年以九三學社中央名義提交的“關于推動我國低碳經濟發展的提案”,已經被列為會議一號提案。
“能耗過高、污染較大,早已經是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壓力和動力。去年底的哥本哈根氣候峰會之后,中國政府對低碳經濟的態度更加明確,今年兩會低碳經濟肯定是熱點。”賀強告訴本報記者。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民建中央主席陳昌智則在3月1日公開表示,“加快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必須使低碳經濟發展模式成為實現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內在動力。”他認為,應結合“十二五”規劃的編制,早日制定國家中長期低碳經濟發展規劃和路線圖。
“低碳其實是經濟體發展的本質要求,無論是我們住的房子、開的汽車、享受的服務,都應該符合低碳的要求。”全國政協委員、浙江浙江利時投資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立新向本報記者如此提示。在他的低碳經濟提案中,包括了這樣的內容:“制定新的低碳排放建筑節能標準,鼓勵開發以綠色生態住宅小區為載體的科技地產項目。”“構建多樣、安全、清潔、高效的能源供應和消費體系。”“在公務、公交、出租、環衛等公共服務領域率先推廣使用新能源汽車”。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