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基于以上農村生活污水特點,本著以分散處理為主、分散處理和集中處理相結合的原則,制定了不同污水類型的技術路線。根據規模大小和目前國內應用情況,《技術政策》提出了鼓勵推廣氧化塘、濕地和快速滲濾等自然處理技術以及戶用沼氣池、沼氣凈化池和一體化埋地式等的小型污水處理技術和設備。
記者:《技術政策》中對農村沼氣的利用給予了較多的描述,這主要是出于怎么樣的考慮?
答:我國通過農業部沼氣工程,在廣大農村建設了4000多萬個沼氣池,這些戶用沼氣池利用家庭人畜糞便和農業廢棄物等有機物厭氧發酵技術產生沼氣,提供炊事、照明用能源,同時也是很好的污染治理設施。從環境污染治理角度,《技術政策》考慮的戶用沼氣池主要以厭氧消納有機污染物為主要目的,因此,鼓勵投入人畜糞便、作物秸稈、廚余垃圾、黑水等污染物。這適用于沒有污水收集管線和污水處理廠的農村地區,以一戶和幾戶居民為單位。
記者:《技術政策》對農村生活垃圾的分類作了哪些規定?
答:《技術政策》中明確要求農村生活垃圾應選擇經濟、適用、安全的處理處置技術,在分類收集基礎上,采用無機垃圾填埋處理、有機垃圾堆肥處理等技術。
就是說農村生活垃圾也應進行分類,并且應適當設置垃圾集中收集容器,同時也減少了隨意堆放及其帶來的環境污染問題。垃圾分類收集與分類處理應相結合,分類過于復雜以及處理方式單一,都會降低分類處理效果,造成分類收集、混合處理。因此對于農村生活垃圾分類以有機垃圾、無機垃圾的兩分法為宜。
采用有機垃圾和無機垃圾分類方式是基于:第一,有機垃圾處理方式相對簡單,農村擁有有機垃圾厭氧發酵和堆肥的經驗和傳統;利用農村傳統垃圾堆肥和沼氣池等技術,可以達到有機垃圾無害化和資源化的目的,并且技術成熟,操作簡單。第二,有機垃圾所占生活垃圾比例大,存在體積大、含水率高的特點。分離有利于其余垃圾減量化和降低處理難度,可使其余垃圾體積大大降低,并且可減少垃圾滲濾液和產生甲烷等溫室氣體和氨氣、硫化氫等惡臭氣體等問題,便于后續處理。
記者:《技術政策》中還提出了農村生活空氣污染防治問題,是如何考慮的?
答:隨著農村生活水平的提高,農村能源需求增加、能源利用方式變化帶來的能源不合理使用成為當前最主要的空氣污染來源。
《技術政策》提出了鼓勵采用清潔能源、可再生能源,從源頭控制空氣污染。沼氣、生物質能、太陽能、風能等,都是農村地區較有條件獲取的清潔能源,可以逐步替代或部分替代傳統的秸稈和生活用煤。使用這些清潔能源也符合國家節能減排要求。
農村傳統爐灶能源利用率低,所以《技術政策》鼓勵采用省柴節能灶,還要求加設排煙道,減少煙氣的室內污染;以煤為主的農村地區,也鼓勵他們使用清潔煤炭,減少劣質煤的使用,既提高燃燒效率,也可大幅減少污染物排放。
記者:請談談環境保護部對貫徹執行《技術政策》有哪些部署和要求?
答:《技術政策》的制定發布非常重要,各級環保部門學習貫徹同樣重要。環境保護部一直以來高度重視農村環境污染問題,我們將采取措施,通過多種媒介,通過解讀把《技術政策》宣傳出去,促進各級環保部門和有關單位人員的學習和理解。同時,與《技術政策》配套的《畜禽養殖污染防治技術政策》也會在今年上半年發布,《畜禽養殖污染防治工程技術規范》已經于2009年發布,《畜禽養殖污染防治條例》也有望較快出臺。《技術政策》也將與“以獎代補”、“以獎促治”等農村環保政策措施的實施相互配合。我們要通過扎實工作,積極探索推進農村環境污染體制機制創新,推動農村環境問題的根本解決和新農村建設取得更大成績。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