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估算,目前國內LED企業約有8000家,處于“小而散”的狀態。業內對通過洗牌整頓行業發展秩序的呼聲一直很高。事實上,洗牌的暗流也正在行業里涌動,從去年至今,便不斷有LED企業倒閉的事件出現。
據調查顯示,截至2011年底,僅深圳市倒閉的LED照明企業就超過80家,與深圳同處廣東省的佛山市,2011年中亦有將近一成的LED照明企業倒閉。緊隨深圳、佛山之后,東莞、中山的LED照明企業也深陷倒閉寒潮。
市場滲透
核心技術缺致價難降
面對這一嚴峻局面,國內市場尤其是民用市場的啟動被視為行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然而,目前LED民用市場滲透率僅有5%左右。阻礙LED照明產品大規模應用的一大因素就是價格,而高價格的背后則是芯片核心技術為國外公司所壟斷的現實。
一位企業人士算了一筆賬,取代傳統60瓦白熾燈泡的5瓦LED燈泡的平均零售價一盞價格為18.9美元(約合118.9元人民幣),平均壽命約為50000小時,若按一線大城市住宅電價0.61元/瓦計算,使用LED燈維持50000小時照明的使用成本約為270元。而60瓦白熾燈的售價約為3元,可平均壽命只有1500小時,按同樣條件計算,白熾燈的使用成本約為1932元。
“LED燈的優勢很明顯,但為什么普及不起來?”這位人士分析稱:一方面是消費者對價格還不接受,另一方面,芯片等核心技術的缺失,導致國內LED照明在成本上難以降下來,也是LED照明民用市場發展緩慢的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科技部5月7日發布《半導體照明科技發展“十二五”專項規劃(征求意見稿)》,到2015年,大型MOCVD裝備、關鍵原材料實現國產化,LED產品成本降低至2011年的1/5。如果芯片國產化的目標能夠實現,LED照明有望大幅降價,巨大的中國民用市場將加速開啟。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