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域、土地被重金屬污染,你可能會吃到含有重金屬的蔬菜和魚類,為了保障市民的健康和生態環境的安全,杭州首部重金屬治理規劃《杭州市重金屬污染綜合防治規劃》近日經市政府同意正式頒布實施。
根據《規劃》要求,在富陽、桐廬等杭州市省級重點防控區,汞、鎘、鉻、鉛、類金屬砷五類主要重金屬污染物排放量要比2009年減少20%;其他區域五類主要重金屬污染物排放量比2009年減少5%。
重金屬污染危害不可小視
杭州市環保局污控處副處長鄭仙玨介紹,對人體危害最大的重金屬有5種,是鉛、汞、鉻、砷、鎘,它們在水中和土壤中不能被分解,會轉移到植物和生物的體內,如果人吃了含有重金屬的蔬菜和魚蝦,重金屬就會在人體內積聚起來,對人體健康造成傷害。
在這份《規劃》上,“十一五”期間,全市共有8個水質監測斷面重金屬超標,分別發生在2007年(6個)、2008年(1個)和2009年(1個),超標的重金屬主要是汞(7個)和六價鉻(1個)。
杭州市環保局有關專家介紹,汞污染的原因有很多,目前燃煤企業是主要原因,每噸煤中含有汞0.251-0.4克,煤燃燒后通過降塵落到地表和水域,另外,農藥和化妝品也是汞污染的因素之一。
《規劃》也指出,隨著涉重金屬行業的發展,杭州市土壤中重金屬含量在不斷富集,土壤環境質量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據實地調查,污染較嚴重的土壤主要集中在涉重金屬企業場址及附近區域。
富陽、桐廬是重點防控區
根據調查, 2009年杭州市生產過程中有涉五類重金屬產生、排放的工業企業共206家,各區(縣、市)中,富陽重金屬產生總量最大,占全市重金屬產生總量的40.19%。其次是余杭和桐廬,分別占全市產生量的20.85%和15.80%。從重金屬排放情況來看,富陽排放量最大,合計占全市排放總量的34.15%。
在富陽、桐廬這樣的重點監控區域,除了淘汰落后產能,今后還要設置環境預警處置系統。
重金屬污染可以逐步修復
一旦土壤、水域被重金屬污染,還有沒有辦法將其修復?目前國內正在對重金屬污染修復進行深入的研究。
杭州市環境科學研究院有關專家介紹,植物修復被污染土壤是一種新興的途徑,科學家們已經發現19種對銅、鉛、鋅、鎘、鎳、鈷、錳等重金屬具有潛在超富集功能的植物,可以大量吸收土壤中的重金屬元素,比如蜈蚣草,就是一種能從土壤中超量吸收砷的植物,每畝修復成本大約需要2000-5000元不等。
對于水中的重金屬,目前主要的辦法是清除底泥。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