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航空運輸協會(下稱“國際航協”)昨天向記者表示,針對今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的歐盟碳排放交易計劃,該組織繼續呼吁各方在國際民航組織的協調下以達成全球性的解決方法。同時,業內認為包括綜合運用生物燃料在內的新技術、新措施,未來完全能夠實現航空業節能減排目標。
隨著歐盟碳稅的正式實施,所有進出歐盟27個成員國的航班均需額外支付一筆航空碳稅。歐盟此舉引發了美國、中國、俄羅斯等全球主要經濟體的強烈抗議。2009年底,美國航空運輸協會和3家美國航空公司以歐盟征收航空碳稅違反《國際民用航空公約》為由起訴歐盟。但2011年底,歐盟最高司法機構——歐洲法院駁回了該訴訟。針對歐盟單方面碳排放征稅的不滿,多個非歐盟國家正在計劃使用類似的征稅方式反制歐盟。
國際航協認為,航空業為全球帶來巨大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征收航空“碳稅”將減少經濟貿易和競爭力,直接影響和威脅千萬個與航空業直接相關或依賴于航空業生存的旅游業工作機會。
國際航協表示,雖然理解非歐盟國家的不滿,但也不愿意看到不同地區間在國際航班上演稅費競爭。因此國際航協建議相關非歐盟航空公司抗議的同時,做好準備應對計劃與各國政府一起,在國際民航組織協調下與歐盟一同回到談判桌前,簽署專項全球協議最終避免上述導致競爭扭曲的稅費問題。
2009年制定的航空業節能減排目標提出,至2020年實現航空業燃油效率年均增長1.5%;自2020年開始實現碳中和增長;2050年(與2005年相比)碳排放量減少一半,國際航協認為上述目標可通過使用新技術、更高效的運營、改善基礎設施以及積極的經濟措施實現。例如新的波音787已投入運輸服務,相比之前的機型燃油節省了20%。未來生物燃料商用化發展還將繼續降低航空業的碳排放量,例如中國國航成功完成了中國首次航空可持續生物燃料試飛,這被業內看作是生物燃料在航空大規模商用的一個起點。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