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此中國將在3年內研究制定逐步淘汰白熾燈的時間表,取而代之的將是數十億支的節能燈。但廣東省工商局、質監局公布的對節能燈的抽檢結果卻令人擔心,大批劣質的節能燈沖擊市場,已經影響節能時代的快步推進。
不少劣質節能燈初始光效項目檢測不合格,使用起來“省電不省錢”。一些企業把燈的功率標得很高,實際上卻達不到;還有的企業為了降低成本,用普通鹵磷酸鈣粉代替節能效果高的三基色熒光粉,使光通量達不到標準。用戶剛開始使用時亮度還可以,但是不久就慢慢暗下來,而且壽命短。另外,還有的節能燈預防觸電項目檢測不合格,燈具與塑料殼體外形尺寸設計不合理,當燈旋入燈座后,燈頭的帶電金屬部件外露,易導致使用者在安裝或拆卸時出現觸電危險。
很多市民已經主動購買節能燈替代白熾燈,但無奈大都買到過壽命很短的產品。在廣州市場上,目前節能燈單價最多相差達10倍,價格多在3元至30元之間,相當一部分是在5元以下,低質低價成為一些生產廠家的主要競爭手段。
導致節能燈合格率低下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節能燈產品未納入CCC強制性產品認證和生產許可證發證范圍,未設置準入門檻。
另外,省工商對移動式插座的抽檢發現,不合格項目主要為安全項目:防觸電保護、尺寸、耐熱、結構、溫升、標志、端子、接地措施等,這樣插座有極大的安全隱患。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