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泉水、微生物指標、污染物指標、污染物指標檢測
中國科學院廣州化學研究所分析測試中心
事業部--高工--189-3394--6343
由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批準發布的《飲用天然礦泉水》(GB8537-2008)即已于2009年10月1日正式實施,同期發布的《飲用天然礦泉水檢驗方法》(GB/T8538-2008)已于2009年4月1日正式實施。該標準最大的亮點在于增加了溴酸鹽及三項致病菌指標,同時刪除了菌落總數。
|
礦泉水新標準與舊標準相比的主要變化
界限指標:去掉一項溴化物
限量指標:增加4項(溴酸鹽、錳、銻、鎳);修改4項(鎘、砷、硼、氟化物);刪除4項(鋰、鍶、碘化物、鋅)
項 目
|
要 求
|
硒/(mg/l)
|
<0.05
|
銻/(mg/l)
|
<0.005
|
砷/(mg/l)
|
<0.01
|
銅/(mg/l)
|
<1.0
|
鋇/(mg/l)
|
<0.7
|
鎘/(mg/l)
|
<0.003
|
鉻/(mg/l)
|
<0.05
|
鉛/(mg/l)
|
<0.01
|
汞/(mg/l)
|
<0.001
|
錳/(mg/l)
|
<0.4
|
鎳/(mg/l)
|
<0.02
|
銀/(mg/l)
|
<0.05
|
溴酸鹽/(mg/l)
|
<0.01
|
硼酸鹽(以B計)/(mg/l)
|
<5
|
硝酸鹽(以NO3-計)/(mg/l)
|
<45
|
氟化物(以F-計)/(mg/l)
|
<1.5
|
耗氧量(以O2計)/(mg/l)
|
<3.0
|
226鐳放射性/(Bq/l)
|
<1.1
|
微生物指標:微生物指標增加3項(糞鏈球菌、銅綠假單胞菌和產氣莢膜梭菌);刪除1項(菌落總數)
項 目
|
要 求
|
大腸菌群/(MPN/100ml)
|
0
|
糞鏈球菌/(CFU/250ml)
|
0
|
銅綠假單胞菌/(CFU/250ml)
|
0
|
產氣莢膜梭菌/(CFU/50ml)
|
0
|
污染物指標:增加2項(陰離子合成洗滌劑、礦物油);修改1項(亞硝酸鹽)
項 目
|
要 求
|
揮發酚(以苯酚計)/(mg/l)
|
<0.002
|
氰化物(以CN-計)/(mg/l)
|
<0.01
|
陰離子合成洗滌劑/(mg/l)
|
<0.3
|
礦物油/(mg/l)
|
<0.05
|
亞硝酸鹽(以NO2-計)/(mg/l)
|
<0.1
|
總放射性/(mg/l)
|
<1.5
|
《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2006)
此標準為強制性國家標準,2007年7月1日起實施,水質指標由原標準的35項增至106項,增加了71項,其中:
■ 微生物指標由2項增至6項
■ 飲用水消毒劑指標由1項增至4項
■ 毒理指標中無機化合物由10項增至21項
■ 毒理指標中有機化合物由5項增至53項
■ 感官性狀和一般理化指標由15項增至20項
《瓶(桶)裝飲用純凈水衛生標準》(GB17324-2003)
此標準為強制性國家標準,2004年5月1日起實施,其理化指標中增加了四項:
■ pH 5.0-7.0
■ 電導率(25℃±1℃)(μs/㎝)≤10
■ 高錳酸鉀消耗量(O2)(㎎/l) ≤1.0
■ 氯化物(Clˉ)(㎎/l) ≤6.0
■ 氰化物/(㎎/l) ≤0.0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