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室用氧氣管道
醫院中心供氧系統由中心供氧站、管道、閥門及終端送氧插頭等組成。氧氣氣源集中在中心供氧站,氣源氧氣通過減壓裝置和管道輸送到手術室、搶救室、治療室和各個病房的終端處,供醫療使用。
中心供氧系統
醫院中心供氧系統由中心供氧站、管道、閥門及終端送氧插頭等組成。氧氣氣源集中在中心供氧站,氣源氧氣通過減壓裝置和管道輸送到手術室、搶救室、治療室和各個病房的終端處,供醫療使用。
中心供氧站
中心供氧站供氧方式有:氧氣瓶組供氧、液氧供氧和液氧與氣瓶組聯合供氧及制氧機供氧。
氧氣瓶組供氧由高壓氧氣瓶、匯流排、減壓裝置、管道及報警裝置組成。氧瓶
組供氧匯流排,必須設兩組(或多組)交替供氧,采用自動或手動切換。氧氣瓶可由散裝或箱式瓶組供給。采用匯流排氣瓶組時氣瓶總數不得超過20瓶。瓶裝匯流排間地坪應與運輸工具高度相適應,一般宜高出室外地坪600MM以上。箱式瓶組應有防止發生火花的軌導吊車。
液氧供氧由液氧罐、汽化器、減壓裝置、管道及報警裝置等組成。大于500L的液氧罐應放在室外,室外液氧罐與辦公室、病房、公共場所及繁華道路的距離應大于7.5M。液氧罐周圍5M范圍內不應有可燃物和設置瀝青路面。
管材:氧氣管道材料為不銹鋼管、脫氧紫銅管(簡稱銅管)不銹鋼稍微貴點進手術室的管道一般都為8mm
氧氣管道式整個供氧系統的傳輸中樞,通過管道來連接氧氣站的氧源,再傳送到各個病房的氧氣終端。
氧氣由氧氣站輸送到各樓層(病房、手術室、搶救中心、門診等),經二級穩壓后的氧氣輸出壓力為0.1~0.4MPa(可調),氧氣管道周圍的環境溫度不應超過70℃,嚴禁明火及油污靠近管道或閥門。氧氣輸送管道可用紫銅管,也可用不銹鋼管,前者較為經濟,是國家標準規定的首選材料(GB1527)。 氧氣管進入病室后,即與終端板連接(也叫治療帶),終端板是各種導線的導槽,又是各種管線終端部件的組裝體。導氧管終端的開關閥件,叫“快速密封插頭”或叫氧頭,其功能是把氧氣濕化器插入時,即有氧氣進入濕化器供氧。把插座拔出時,隨即自動封閉。系統終端的形式有盒式、組合式、移動式、箱式、吊塔等。其中盒式終端、組合式終端用在病房,移動式終端、箱式終端、吊塔一般用在手術室。
氧氣管道一般采用脫脂紫銅管和不銹鋼管焊接組裝而成。氧氣終端固定在病房醫療設備帶上,與氧氣濕化瓶連接輸出氧氣。
醫用氣體常用參數
1氧氣:單咀計算流量為5 L/MIN,呼吸機計算流量為10~20 L/MIN,氧氣終端壓力為0.2~0.4MPA。 同時使用系數:整個病房為0.2-0.4,水平干管為0.4-0.5,每間病房支管為1.0。
負壓吸引:單咀計算流量為0.25 L/S,手術臺負壓吸引流量為0.75~1.0 L/S,吸引壓力為-300
MMHG~-600MMHG。 同時使用系數:整個病房為0.2~0.3,水平干管為0.3~0.4,每間病房支管為1.0。 壓縮空氣:單咀計算流量為20~100 L/MIN,壓力為0.4~0.5 MPA。
氧氣管徑的計算式: 式中:D=0.0188
D —— 管道內徑(M) V —— 氣體流速(M/S) Q —— 氣體在工作狀態下的實際體積流量(M3/H ) Q=
Q2—— 自由狀態下體積流(M3/H ) T —— 氣體工作狀態時溫度P —— 氣體工作狀態時的絕對壓力(MPA)
氧氣管道中流速最大不應超過下表中數值:

注:表中已考慮了同時使用系數,設計時可根據吸引嘴數直接由表中查出管徑,
不必再打折扣。但當機房離使用處太遠時,應適當放大管徑。
管材:
*氧氣管道材料為不銹鋼管、脫氧紫銅管(簡稱銅管)。
*吸引管道材料可采用鍍鋅鋼管。要求高的在病房內的支管可采用銅管或不銹鋼管。
*壓縮空氣管道材料可采用鍍鋅鋼管。要求高的在病房內的支管可采用銅管
或不銹鋼管。
*氮氣、笑氣、二氧化碳氣管道材料為不銹鋼管或銅管。
連接:
鍍鋅鋼管采用螺紋連接,采用聚四氟乙烯填料。
不銹鋼管采用氬孤焊、焊接連接。
銅管采用釬焊連接;釬料(焊料)可采用低銀焊料或銅磷釬焊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