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束除塵器的優勢介紹
管束除霧器是研發的高效除塵除霧裝置,管束式除塵器是脫硫除塵深度凈化技術的組成部分,既可單獨使用也可與清新環境另外一專利技術旋匯耦合裝置一起使用,單獨使用時能在吸收塔內實現以較低能耗完成粉塵的超低排放,而和旋匯耦合裝置一起使用時能在一個塔內實現以較低能耗完成燃煤煙氣SO2和粉塵的超低排放。
管束式除塵除霧技術的工作原理
管束式除塵器是除霧除塵裝置,應用于濕法脫硫塔飽和凈煙氣攜帶的霧滴和塵的脫除凈化。使吸收塔出口塵排放值不大于5mg/Nm3,霧滴排放值不大于25mg/Nm3。管束式除塵除霧裝置組成單元。
管束式除塵器即是一種具有凝聚、捕悉、湮滅作用的裝置。首先,流經除塵器的氣流高速湍動,促進煙氣中大量細小霧滴與塵顆粒的互相碰撞,凝聚為較大顆粒;其次,導流葉片形成的高速氣流,形成極高的切向速度,將液滴、細塵高速甩脫向壁面,與壁面的液膜接觸后被截留,實現捕悉分離,高速旋轉的壁面液膜可保證同向運動的霧滴接觸后湮滅,不產生二次霧滴;為保證除塵效果,依據項目條件裝置內設置了多級導流葉片,延長了氣體停留時間,提高了除塵器對塵顆粒的分離效果。
管束除塵除霧器技術的優勢如下:
初投資省,運行費用低;
占用空間小,利于新建和改造項目的總平面布置;
運行阻力低,除塵器運行阻力為300~500Pa。
管束式除塵除霧技術在吸收塔內的安裝和運行
管束式除塵器采用模塊化設計,其布置在噴淋層上部即除霧器的位置,代替常規除霧器的使用功能,且除霧除塵效果遠遠優于目前常用的屋脊式除霧器。
對于新建脫硫機組,在吸收塔上部留出比二層屋脊式除霧器低的安裝空間,并設計與屋脊式除霧器強度相當的支撐梁,直接將模塊式管束式除塵除霧裝置安裝在梁上。
設置上下兩層沖洗水即可滿足沖洗要求,比常規屋脊式除塵器節省安裝空間、減少沖洗水量、減少電動閥門配置。根據管束式除塵除霧技術的運行阻力,設置和調整沖洗水的沖洗頻率和沖洗效果。
管式除霧器改造內容:
拆除原有除霧器及其沖洗水,更換為管束式除塵除霧裝置,利舊原有除霧器沖洗水泵。
改造后達到了粉塵超低排放標準,運行狀況良好,且于2015年7月通過對現場進行的實測并對比DCS數據報表得出測試結果,根據測試結果來看出口達到改造要求,由于正式報告暫未出具,因此此處未給出具體數值。
管束除霧器是主要依賴于吸收塔上部低溫飽和凈煙氣中含有大量細小霧滴的特點,利用大量細小霧滴高速運動條件下增加粉煤灰顆粒與霧滴碰撞的機率,霧滴與粉煤灰顆粒凝聚從而實現對此部分極微小粉煤灰塵和霧滴的捕悉脫除。
管束除霧器的工作原理可簡單表述為通過粉煤灰顆粒、霧滴的凝聚、捕悉和湮滅的3種運動狀態,在煙氣高速旋流、劇烈混合、旋轉運動的過程中,將煙氣中攜帶的霧滴和粉塵顆粒脫除。
凝聚是指大量的細小液滴與顆粒在高速運動條件下碰撞機率大幅增加,易于凝聚、聚集成為大顆粒,從而實現從氣相的分離。
捕悉是指細小的液體顆粒跟隨氣體與分離器中的持液層充分接觸后,被液體捕悉實現分離;除塵器筒壁面的液膜會捕悉接觸到其表面的細小液滴,尤其是在增速器和分離器葉片的表面的過厚液膜,會在高速氣流的作用下發生“散水”現象,大量的大液滴從葉片表面被拋灑出來,在葉片上部形成了大液滴組成的液滴層,穿過液滴層的細小液滴被捕悉,大液滴變大后跌落回葉片表面,重新變成大液滴,實現對細小霧滴的捕悉。
湮滅是指細小的液體顆粒被拋灑至分離器的表面時,形成附著液膜從煙氣中脫離出來;經過加速器加速后的氣流高速旋轉向上運動,氣流中的細小霧滴、塵顆粒在離心力作用下與氣體分離,向筒體表面方向運動。而高速旋轉運動的氣流迫使被截留的液滴在筒體壁面形成一個旋轉運動的液膜層。
從氣體分離的細小霧滴、微塵顆粒在與液膜層接觸后被捕悉,實現細小霧滴與微塵顆粒從煙氣中的脫除。湮滅過程中顆粒物與旋轉的液膜層相對運動速度較少,液膜層又有效的避免了細小霧滴和顆粒物直接撞擊筒壁形成更細小的二次霧滴或顆粒物。
河北眾瑞環保設備有限公司(http://www.hbzrhb.com)致力于自主知識產權的環保技術研發和設備提供的高新技術企業。屋脊除霧器,框板式水平除霧器,不銹鋼除霧器,玻璃鋼除霧器,公司采用成熟的項目管理模式,從設計、制造、安裝、運行、調試以及技術培訓、售后服務等各個環節進行全方位、全過程的精心組織。對關鍵環節重點把關,形成了系統化的項目管理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