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本哈根大會在最后一刻取得重大進展!
截至發稿時,早報記者獲得的最終大會協議草案顯示,會議已就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溫室氣體減排的時間框架和減排程度達成一致。
這份名為《哥本哈根協定》的文件稱,全球應當在2050年前將排放量減半,富國應當在這個時間內減少至少80%排放量。發展中國家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應當比“通常情況下”低15%-30%,即要考慮能源消耗與經濟產出的比例。
最新的草案還強調,全球領導人應當在2010年12月前達成一項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應對氣候變暖協議。但也有消息稱,各國可能放棄在2010年內達成這類協議。
此前的一份草案僅達成了“2度共識”和發達國家2020年前向發展中國家每年提供1000億美元的承諾。
最新草案的出臺經歷了昨天艱難的談判過程。與會的各國領導人在發表完演講后,又召開小范圍會議繼續就達成最后協議進行艱難的磋商。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和美國總統奧巴馬兩度召開一對一談話。
130多個國家的領導人昨日聚集一堂,就拯救地球的未來展開艱難的拉鋸式磋商。
挑燈夜戰
在此之前,哥本哈根大會幾乎就要以另一種方式結束。
據新華社報道,來自26個國家的領導人當地時間17日午夜之后召開會議,討論氣候變化大會最終文件草案。會議持續大約兩小時,18日凌晨3時左右結束。
路透社援引大會這份草案內容報道,各方“承認這一科學觀點”,即全球平均氣溫不應比工業化開始前高出2攝氏度。草案說,全球需要大幅削減溫室氣體排放,不過并未提到發達國家2020年前的減排目標。
美聯社等媒體援引聯合國內部散發的一份材料報道,各國眼下已作出的承諾尚不足以把升溫幅度控制在2攝氏度之內,全球氣溫可能會上升3攝氏度。
溫家寶17日在哥本哈根會見一些國家領導人和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時說,在全球溫控問題上,科學界有不同觀點,也提供了不同選項。中方理解歐盟等一些發達國家和小島嶼國家在這個問題上的特殊關切。中方認為,應對氣候變化應把精力和重點放在完成近期和中期減排目標上。中方贊成確定一個長期目標,可以考慮把2050年全球升溫不超過2攝氏度作為國際社會共同努力的方向。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