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24時,國內成品油價格又要變,即將迎來本年度的第15次調整。
此次調整備受期待。原因在于,在過去3次調整中,我國的成品油價格一改今年初延續下來的連漲態勢,首度呈現3連跌的局面。
經過3次調整之后,汽油價格已經累計下調980元,降至每噸9870元;柴油價格累計下調945元,降至每噸8800元。
這對燃油車車主來說,油價下跌,減輕了不少出行負擔。
以95#汽油為例,經過3輪下跌,國內大部分地區的價格已在9元附近徘徊。
其中,北京的價格已經跌至9.09元/升,上海的價格跌至9.04元/升,而寧夏、陜西的價格已經率先破9,下潛至8元區間。
如果油價繼續下跌,那么,全國范圍內95#汽油即將整體重回8元時代,柴油價格也將回落至8元出頭的位置,這無疑將給不斷上漲的油價剎剎車。
油價調整誰說了算
漲漲跌跌,油的價格,到底誰說了算?
與很多人想象中的不同,我國的成品油價格并不與國際油價變動實時綁定,而是由政府頒布指導價,與國際市場進行有限聯動。
根據發改委頒布的《石油價格管理辦法》,我國的“汽、柴油最高零售價格以國際市場原油價格為基礎,考慮國內平均加工成本、稅金、合理流通環節費用和適當利潤確定”。
具體來說,國內的油價不是我們所熟悉的“三桶油”來決定,而是由發改委根據國際上幾個主要的原油期貨市場價格變動情況,對國內成品油價格進行調整。
發改委為油價調整設定了一個價格區間——當國際市場原油價格低于40美元或高于130美元時,成品油價格將不作調整。
當油價位于這個區間內,則根據最近10個工作日的國際市場原油價格平均值,來確定油價調整的幅度。
值得注意的是,當調價幅度低于每噸50元時,當期油價將不作調整,而是納入下次調價時進行累加或沖抵。
在過去的10個工作日統計周期內,國際油價的走勢可謂峰回路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