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71年,阿克萊特在曼徹斯特開辦了第一家水力紡紗廠,拉開了近代工廠的序幕,而此時距離世界上第一座發電站的建成還有100多年,水力成為最早期工廠的能源供給。百年之后的1896年,世界第一個工業園區在英國面世。
特拉福德公園 世界上規劃的第一個工業園區
20 世紀的工匠們或許很難想到,百年之后,制造工廠不僅能夠不需要電力供給,甚至還可以成為發電機器,向外提供電力資源。從靠水力供給的工廠到如今的零碳園區,而這一系列的更新迭代,正是得益于
光伏產業的飛速發展。
高層定調!“零碳園區”大勢所趨
在雙碳目標的背景下,低碳、零碳成為了工業制造中炙手可熱的話題,在此之前,我們需要明白,究竟什么是零碳園區?零碳園區其實是指在一定期限內,通過各種技術手段,將園區運營過程中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中和,實現凈零排放的產業園區。
2024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首次提出“零碳園區”概念,2025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及要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扎實開展國家碳達峰第二批試點,建立一批零碳園區、零碳工廠。這也標志著,
新能源發展正式進入零碳政策的元年。
前不久,高層再度發文,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關于開展零碳園區建設的通知》,明確提出支持有條件的地區率先建成一批零碳園區。政策與產業在此刻形成歷史性共振。
近年來,長三角不僅成為了光伏制造的重要生產集群地,更是憑借著發達的工商業基礎、高消納等優勢成為了分布式光伏發展的重要市場。4月29日,國家能源局公布2025年一季度各省光伏裝機的詳細數據,2025年一季度新增總裝機為59.71GW,這其中,工商業領域一騎絕塵新增31.26GW力壓集中式和戶用。
細分區域來看,僅江蘇、安徽、浙江省新增光伏裝機就達到了13.83GW,占全國一季度新增裝機的23%。從去年的工商業屋頂到今年的零碳園區,而這一成績的背后得益于工商業光伏場景的持續助力。
年發電近800萬度,從產品供應商到零碳生態構建者
7月10日,創維光伏“聚勢碳索--邀您共赴零碳智慧園區”主題活動在滁州工業園拉開帷幕,此次活動不僅有技術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是一次對零碳未來的深度探索。
進入園區,光伏車棚和光伏彩虹長廊率先映入眼簾,園區內的光伏車棚和光伏長廊充分利用原有場地優勢,在經過多輪實驗測算的前提下,創維選取了5度的“黃金傾角”配合單體立柱方案,實現大跨距大空間,同時兼具美觀采光和排水的最優角度,從而實現電站發電最大使用效益。
與此同時,園區的光儲充一體柜,一體化集裝箱設計集成儲能電池、PCS等單元,通過智慧能源管理系統實現“源儲荷儲”協同,配置的1840kW/2870kWh儲能系統,在智慧能源管理平臺的調度下,有效提升能源利用效率與穩定性。
參觀當日,在園區屋頂,無人機配合著智能清洗機器人正在對光伏電站進行著清洗工作,高壓水流配合電動滾刷,在保證組件清潔度的同時減少人工高危作業。
此外,無人機搭載的高精度傳感器能在百米高空精準捕捉組件的實時情況,大大減少運維人員的工作難度,智慧運維的終極目標不僅是降本增效,更是實現“零碳”的可量化、可管理、可持續。
值得注意的是,佇立在屋頂的“巧客立”快裝支架系統也是創維光伏一大重磅亮點產品,經介紹,這種革命性支架產品將組件離地高度壓縮至35厘米,配合導風板設計顯著增強了抗風壓性能。對于業主而言,支架成本最高可降低57%。同時,標準化、模塊化設計安裝,使得安裝用時比常規水泥平屋面支架節省50%,大幅縮減建站周期。
據了解,創維光伏零碳園區總裝機容量達6.54MW,年發電量近8000MWh,相當于減排7332噸二氧化碳。園區內,光伏發電、1840kW/2870kWh儲能系統、光儲充一體柜、虛擬電廠調度構成了一套完整的能源生態系統。從無人機的視角向下俯瞰,6.4MW的光伏矩陣在陽光下熠熠生輝。這里不僅是技術試驗場,更是商業模式的孵化器,從產品供應商到零碳生態構建者,創維光伏用實際案例揭示了未來光伏發展的趨勢。
在國家零碳園區建設號角吹響之際,創維滁州這片“試驗田”給出了標準式答案。以技術突破為刃,以生態思維為綱,在空間重構中挖掘零碳價值。它的意義不僅在于7332噸的年減碳量,更在于證明零碳不是成本,是競爭力,不是負擔,是新增長極。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