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爭議二口惡英
據了解,二口惡英毒性相當于氰化鉀的1000倍,且難以降解,被國際癌癥研究中心列為一級致癌物。
武漢市城管局有關負責人介紹,國家環保總局對漢口北垃圾焚燒發電工程環境影響報告的批復中明確要求,二口惡英類物質的排放濃度執行歐盟排放標準,“這是目前世界上最嚴格的,居民應可放心。”“目前關于垃圾焚燒項目的反對意見,大多是出于對二口惡英的恐懼造成的。”清華大學環境工程學院教授聶永豐說,二口惡英存在于各種環境介質中,包括空氣、土壤、水以及食物等,其中含量最高的為土壤、海洋沉積物和動物體內,水和空氣中的含量則非常低。根據國內外研究成果,正常環境中的二口惡英接觸總體上不會影響人類健康。
四、垃圾處理的困惑和出路
劉店村位于盤龍城開發區東北角,依偎府河,面積也不大。短短數年間,這個原本散落于老漢黃路邊、僅靠一條老街串起的小村莊,卻成為城市化迅猛發展的縮影。
采訪中,當記者在劉店村中徜徉,儼然進入了一座小城:大型超市、銀行、小區、學校等十分齊全,生意紅火的批發城、農貿城等大型批發市場,吸引了大量外地客商前來。
垃圾焚燒發電廠,如今卻讓當地居民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村民李琳(化名)經營著一家餐館,她坦率地說:“作為市民,我當然希望政府能處理好垃圾的事情;但作為居民,我不希望它建在我的身邊。”接受采訪的多位當地居民,與她的想法驚人地一致。
據了解,為解決“垃圾圍城”問題,上海、北京、廣州等城市采取了填埋和焚燒發電等多種形式,興建的垃圾焚燒項目也越來越多。而在國外,美國、加拿大等仍以填埋為主,日本由于國土面積狹小、人口眾多,則以焚燒為主。
如今在武漢,關于焚燒垃圾發電的爭議還在繼續,但每天產生的6000多噸垃圾卻不等人。“城市垃圾是伴隨著城市化、工業化產生的一種"文明病"。”廖利教授說,破解垃圾處理難題,不單單是技術問題,更是一項龐大的社會工程,只有引導人們改變不合理的消費方式和生活方式,減少垃圾產生,提高垃圾的循環利用率,才能避免“垃圾圍城”現象愈演愈烈,也才能將垃圾焚燒的影響和爭議減少到最小。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