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用手機瀏覽
一年多前,美國《紐約時報》網站發(fā)表題為《有利于地球的元素被毀滅性開采》的文章寫道,當代最綠色環(huán)保的一些科技———從電動汽車到節(jié)能燈泡到大型風力發(fā)電機———都依賴一組特殊的物質才能存在,它們被統稱為稀土元素,這些元素幾乎完全產自中國。稀土元素中的鏑和鋱非常緊缺,因為它們是綠色能源產品的魔法配料。極少量的鏑能夠使電機中的磁鐵變輕90%,鋱則可以使燈泡節(jié)能80%。世界上99%的鏑和鋱產自中國,而中國的產量大部分產自廣東省北部和鄰省江西的約200個礦山。開采稀土資源嚴重破壞了當地生態(tài)環(huán)境。文章介紹說,古云村,一個位于中國東南部的小村落,茂密的竹林和香蕉林中,環(huán)境破壞的痕跡清晰可見,棕紅色板結泥土已經龜裂,山谷下的土地寸草不生,那里曾經生長著青翠的水稻。用來提取稀土元素的酸性物質最終進入溪澗和河流,破壞稻田和漁場,污染水源。這可能就是美國封存本國稀土礦而從中國進口稀土的主要原因。
1986年,中國稀土產量首超美國。美國一份名為《稀土元素———全 球 供 應 鏈 》 的 報 告統計顯示,2009年,中國稀土儲量為3600萬噸,占全球稀土儲量的36%,產量為1 2萬 噸 , 占 世 界 稀 土 產 量 的97%。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美國稀土儲量為1300萬噸,占世界稀土儲量的13%,而產量為零,所需稀土資源主要從中國進口。
提高綜合經濟社會效益
據統計,1980年,全世界稀土產量為2.6萬噸,2007—2008年,全球稀土年產量達到12.4萬噸,其中產量最多的中國為12萬噸,占全球稀土產量的96.8%,其次是印度,為2700噸,巴西650噸。美國和獨聯體國家稀土儲量占全球稀土儲量的32 .5%,但迄今稀土產量幾乎為零;澳大利亞稀土資源豐富,但幾年后才能提供稀土資源;日本、美國等發(fā)達國家繼續(xù)大量進口稀土資源。2010年12月德國《明鏡》周刊報道,德國將在2011年建立稀土等原材料研究中心,德國科研界將為保證本國工業(yè)發(fā)展提供安全、可持續(xù)、有競爭力的原材料做出貢獻。但是,這不是短期能夠實現的。今后相當長時期內,全球對稀土資源的需求將繼續(xù)增加,稀土資源價格繼續(xù)看漲。
基于全球稀土資源供需趨勢和中國稀土資源儲量減少的形勢,我國的政策應該是,第一,加強宏觀調 控 , 進 一 步 整 治 和 規(guī) 范 開 發(fā) 秩序 , 提 高 稀 土 資 源 回 收 率 和 利 用率;第二,在開采過程中,不斷提高生產工藝水平,千方百計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不為子孫后代留下后患;第三,增加研發(fā)投入,增強科技創(chuàng)新能力,掌握核心專利和提高核心競爭力,增加在國際市場的話語權和 定 價 權 , 提 高 綜 合 經 濟 社 會 效益。與此同時,要建立儲備制度。“稀土之父”徐光憲指出,美國國防部和日本防衛(wèi)廳都有戰(zhàn)略元素儲備制度,規(guī)定包括16種稀土元素在內的35種元素為戰(zhàn)略元素。他提出,我們也應該建立戰(zhàn)略資源儲備制度。
蘊藏在少數國家的“工業(yè)維生素”
現有勘探表明,全球29個國家和地區(qū)擁有稀土資源,但主要集中在幾個國家和地區(qū)。據美國地質調查局的資料,2009年世界稀土資源蘊藏量約9850萬噸,其中,中國占36.5%,獨聯體國家占19.3%,美國占13.2%,澳大利亞占5.5%,印度占3.1%,其他國家和地區(qū)占22.3%。
中國稀土儲量曾占全球儲量的約90%。從1958年開始,中國開采稀土資源,50多年來,為其他國家供應了大量稀土資源,國內稀土儲量急劇減少。特別是從20世紀90年代至今,中國稀土資源出口量增長了10倍,中國稀土資源出口量已占世界稀土資源出口總量的90%以上。《上海證券報》2010年10月援引商務部官員介紹的數據顯示,過去13年來,中國稀土資源儲量占全球已探明稀土資源總儲量的比重已從43%降至30%,按照現在的開采速度,中國稀土資源僅能維持未來15至20年的需求。
美國的稀土儲量居世界第三位,為保護稀土資源,美國在1997年就封存了國內最大的已探明稀土儲量達430萬噸的芒廷帕斯礦。美國《科學新聞》2010年11月19日援引一份新的報告稱,美國14個州發(fā)現了大量稀土礦藏,其中已知儲量最大的是加利福尼亞州的芒廷山口、阿拉斯拉州的博坎山脈和懷俄明州的貝爾洛奇山。
出于國家安全和經濟安全的考慮,美國正在重整稀土戰(zhàn)略,準備重啟稀土開采。英國《金融時報》網站2010年9月刊登題為《美國重整稀土戰(zhàn)略》的文章介紹:“美國正匆忙采取行動,恢復生產國防裝備和綠色科技所必需的原材料,以應對各方對中國主導稀土行業(yè)日益加劇的憂慮。”文章援引眾議院凱茜·達爾肯伯的話說:“如果我們不采取行動,確保我們有充足的供應,那么在國家安全和經濟安全方面,我國肯定將陷入危險境地。”她已擬定法案,旨在使美國未來五年內實現自給自足。
澳大利亞迄今仍是稀土生產為零的國家,但投資者預計,澳大利亞數年內或成稀土生產大國。法新社2010年10月援引澳大利亞萊納斯礦業(yè)公司負責公司業(yè)務發(fā)展的副總裁馬修·詹姆斯的話說:“由于中國自身資源有限、中國本國發(fā)展需求以及中國提高國內生產效率的愿望,我們認為,今后5年到10年,中國可能成為稀土凈進口國。”一位稀土投資者說,人們很快就會“高度關注”澳大利亞。他說:“當你閱讀最近有關稀土稀缺性的國際文獻時,你會發(fā)現其中提到澳大利亞。但是,沒有人了解,澳大利亞的稀土儲量占世界稀土儲量的46%。而且,我們的礦藏可能是世界上最豐富、最好的。”
日本沒有稀土資源,卻是儲備稀土資源最多的國家。《日本時報》網站2010年10月援引日本經濟產業(yè)省的數據顯示,日本90%的稀土供應依賴中國。據日本沖繩大學教授劉剛介紹,日本從1993年起開始建立稀有金屬儲備制度和基地。據估計,目前日本的稀土存量已經足夠該國使用至少20年。2010年10月10日,香港《明報》社評指出,科技大國日本早在20年前就開始落實稀土儲備,日本的策略具有深厚戰(zhàn)略意圖。日本的稀土儲量可以用50年。2010年10月3日法新社援引日本帝京大學教授谷內達關于進口稀土資源的建議:“從長遠來看,日本應該使其供應多樣化并更好地進行風險管理。90%的供應依賴中國是很棘手的。”日本繼續(xù)從中國進口稀土資源的同時,正在擴大其他來源。據法新社2010年10月22日介紹,日本和越南準備就聯合開發(fā)稀土資源達成協議。越南兩處稀土礦每年至少提供7000噸稀土資源,足以滿足日本20%以上的稀土需求。據2010年11月24日日本《讀賣新聞》介紹,日本一家商社在 澳 大 利 亞 獲 得 了 稀 土 礦 山 開 采權,已與當地某民營企業(yè)就有關問題基本達成共識。如果正式達成協議,日本可在今后數年內確保每年獲得約8500噸稀土,相當于日本稀土年需求量的近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