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版“中鋼協”呼之欲出
對于加快稀土關鍵應用技術研發和產業化,王彩鳳認為,這意味著國家不僅要加大對稀土研發力量的資金投入,也將提高現有研發力量的集中度,加大力量做新用途研究。“我們本身的稀土研發力量并不少,科技人員也多,但是存在重復建設的問題,以后應該會加強這些人員的合作,分工協調。”
不少專家對記者透露,真正做到稀土的高科技應用、占據稀土技術制高點,還是得立足本土。
“世界鐵礦石三大礦商之所以有定價權,首先是因為它們數量少,規模集中;其次是因為工業生產對于鐵礦石的需求較大。稀土的情況則比較特殊,雖然是高科技產品不可或缺的材料,但是需要的用量卻并不大。因此需要壓縮產能。”中國稀土學會學術部主任陳占恒說,“同時,我們也需在稀土行業征收環境稅和資源稅,來保障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據了解,目前中國稀土儲量約占全球的36%,但產量則占全球的90%以上。2010年1~11月,中國共出口稀土3.5萬噸,出口量約占國內總產量的三分之一。
“其他國家其實不是擔心買不到稀土,而是擔心買不到廉價的稀土。他們希望中國稀土永遠賣個土豆價、白菜價。”原五礦商會副會長、清華大學中美關系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周世儉在接受新華社采訪時說,“中國不是要限制稀土出口,而是希望出口深加工產品,提高產品附加值。”
為促進稀土行業健康發展,中國還將成立稀土行業協會。
王彩鳳此前在“2010國際稀土研討會”間隙對記者表示,如果順利,該協會將于今年5月成立,中國將進一步掌握稀土產品的定價權。而在籌備中的稀土協會將包括93家會員,囊括了國內主要的稀土開采、生產企業。
她希望該協會將來能夠發揮類似中鋼協的作用,對于稀土產品的定價、稀土出口配額等方面能夠施加一定的影響力,引領這一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