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說執行力。中國企業非常迷信執行力。同樣依賴執行力的渠道模式,執行力效能不同的企業,結果不一樣。比如同樣是深度分銷模式的太子奶和金絲猴,兩家同樣是在全國設置了一百多個辦事處。但是太子奶今天已經走到了要清盤的地步,而金絲猴順利地實現了十億品牌的道路,并且仍然在持續穩健增長,能夠與世界的糖果企業德芙和阿爾卑斯來同臺競技。
我們的結論是,決定企業決勝市場的關鍵因素,已經不是過去所談的產品、渠道、價格、廣告等簡單要素的單獨或組合式使用,而是要從行業的高度,以產業市場來作為企業戰略的起點,才能夠真正使戰術手段發揮真正的效能。
戰略、企業的背后是人,即企業家。德魯克說:一個企業的成長被其經營者所能達到的思維空間所限制!
品牌之爭、企業之爭的背后,都是企業家之爭,即以CEO為核心的經營團隊之爭。決定企業家能力的,是企業家的戰略思維與運營能力。因此,決定今天企業在市場里勝負的,是企業家的行業高手思維及行為能力。
今天的競爭已經轉變為行業高手之間的較量。
行業高手的四大特質
我們研究成功企業的實際作為及企業家的言論,初步總結了行業高手的四個特質:
第一,所有在市場中能夠成為行業高手的企業,他們的第一特征無一不是深諳行業的結構、規則和趨勢。
他們的眼光不是僅僅只盯著企業怎么做產品?怎么進行定價?請多少代言人?怎么打價格戰?而是他們看到了整個行業的趨勢。
比如中國乳業的“狂牛”品牌——蒙牛,牛根生從伊利出來的時候,他說了一句話,蒙牛是新生的品牌,可我們的團隊是行業里最資深的營銷力量。為什么蒙牛能在短短的五年里面就成為行業老二,而今天可以跟伊利平分天下的品牌?是因為牛根生非常清楚中國乳業的行業結構、規則和趨勢。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