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建上網電價逐降機制
政府顯然也在求解并網難問題。
電監會價格與財務監管部副主任黃少中昨天表示,國家有可能在今年或明年將電價附加提高到6厘至8厘,到2015年有可能進一步提高到1分錢。
根據《可再生能源法》,電網企業按照中標價格收購風電、光電等可再生能源,超出常規火電上網標桿價格的部分,附加在銷售電價中分攤。中國從2006年開始在用戶消費電價中征收每千瓦時(一度)1厘錢的可再生能源附加。目前,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標準已提高至每千瓦時4厘錢。
此外,黃少中還認為,“風電上網電價仍不公平;海上風電和太陽能發電缺乏明確的上網電價機制和辦法;生物質能發電存在投資過熱、布局過密、搶購原料和效益低下等問題。”
目前,中國實行風電標桿上網電價。按照風能資源狀況和地級市的行政邊界制定出四類風電上網電價,資源最好的地區是每千瓦時0.51元,其次是0.54元和0.58元,資源最差的其他地區最高為0.61元。
黃少中還稱,在風電方面,將“加快研究建立上網電價逐年降低機制”。
可再生能源發展瓶頸
值得一提的是,業內認為,目前中國風電產業存在問題也是明顯的。如風電整機廠過多,而像軸承、控制系統等關鍵零部件有待研發提升。由于一些關鍵零部件依賴國外進口,中國每生產一臺風機,要支付高額的專利使用費。如果未來大批量生產風機,而沒有自己的核心技術,發展成本將是巨大的。
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首席專家胡學浩則指出可再生能源發電的不穩定性問題,“目前可再生能源發電并網問題已相當嚴重,大規模風電接入電網會帶來一系列技術問題,電壓、電網穩定性、電能質量、電網調度與調峰等問題。”可再生能源發電還具有隨機和間歇的特點,如風能資源時大時小、時有時無,太陽能資源白天有、夜間沒有。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