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政府喊缺錢壓力大
翟才善話音一落,會場響起一陣熱烈討論聲,與會者紛紛喊“缺錢”。
大朗鎮副鎮長袁志良簡單介紹了大朗鎮污水廠運營情況后,立即談起了該廠建設財政缺錢的問題。
大朗鎮已修有33公里長的截污主干管,現設計三套次支管網建設方案。如果實行雨污分流建設方案,5年共要投資8億元,按市、鎮各按50%投資,大朗鎮財政一年要投入8000萬元,若是傳統雨污不分流方案也需要5億元資金。
袁志良說,按5年投資5億資金算,大朗鎮一年要支出5000萬元資金,大朗一年付給BOT污水處理廠3000萬元左右,加起來財政支出8000萬元左右。2009年,大朗鎮才收了4500萬元污水處理費,2010年收了5100萬元。這樣,未來每年資金缺口約有5000萬元,鎮財政壓力很大。
東莞自2002年開始征收污水處理費,市財政局為每個鎮專門建了專項財政賬戶,各個鎮的污水處理費用支出從中扣除。
對此,袁志良說:“大朗鎮的污水處理廠自2009年投入運營,現在我們的專項賬戶已經沒有錢了。有的鎮建設比我們慢了一年多時間,晚建的鎮賬戶還有錢。我們希望市財政局要對先建污水處理廠的鎮多些資金扶持,不要打擊了我們的積極性。”
袁志良的建議得到市政協常委王旭珍的肯定,多名市政協委員就此建議展開討論。
見翟才善沒有接袁志良的話,東莞市環保局副局長莫練初笑著說:“老實人總是有飯吃的。”
污水處理廠希望盡早實現尾水回收利用
相對市、鎮兩級財政喊缺錢,參會的多個BOT污水處理廠表示運營有微利。
黃江污水處理廠總經理葉頌衛說,其污水處理廠運營了很多年,可以保持微利,盈利不到10%。
他還透露,黃江污水處理廠處理過后的尾水已經實現回收利用,免費用作黃江鎮沖洗馬路和綠化用水。
他建議政府盡快實現尾水回收工作,并自薦市政協可組織相關人員到他的廠進行考察。
大朗松山湖南部污水處理廠廠長徐劍鋒也說,污水處理廠可以盈利,但認為環保局處罰力度有點大,“希望該局多一點指導,少一點扣費”。
王旭珍說,處理后的尾水不應該白白留走,相關部門要加以回收利用,“因為這些尾水也可以賣錢的”。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