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個優勢,中國的消費者的購買力日益增加。即使在經濟危機中,中國的經濟還是能保證6%、7%的增長。大家必須看到這樣的機會,有一些奢侈品,過去中國人都去國外買它們,過去日本人也是這樣,但現在有60%的奢侈品都是在國內買的。換句話說,他們是在中國消費,他們花的錢也留在了中國。
所以我們所需要做的就是要很好地利用中國日益增長的中產階級的市場,開發出特別適合中國消費者需求的產品,像食品、飲料、時裝、鞋、醫藥等,這是中國市場上特別需要的。我要提醒大家的是,千萬不要盲目實施西方已經失敗的策略,而是要從西方失敗的經驗中汲取教訓。
打造中國式營銷模式
西方大多數公司的營銷模式就是:你是客戶,我可以向你發出公示,我就可以從你身上拿到錢,這是單向的所謂“推動模式”,可以把自己的意見強加于消費者。從傳統的角度來講,在西方的客戶身上,確實成功了。但是過去賣成功的產品,不意味著今天也能做到這一點。
問題在于他們花太多的精力在大眾傳媒身上,可是他們忽略的是什么?就是客戶個人的品牌體驗。而且現在我們已經有了新的信息傳播方式,比如說網站、博客以及口碑相傳等等。所有這些新的媒體傳播方式,導致固有的媒體傳播方式落后了,跟不上時代了,這就導致我們現在需要一種推和拉相結合的模式。所謂推和拉,就是要能在客戶和你的公司之間形成雙向的傳播,所產生的市場效應,帶來的市場機遇遠遠大于西方市場。看看中國的手機市場發展多么快,在美國根本沒有這么快,中國有3G的先進技術。因此,關鍵就在于如果能夠認識到中國是一個獨特的市場,能夠認識到這里的市場條件和其他地區都不一樣,其他的國家都沒有中國的獨特經驗,都不知道怎么應對這樣的市場情況,那么中國企業就知道自己是有獨特優勢的。
中國應該推拉結合,創造獨特的中國式營銷模式!
*本文系唐·舒爾茨在“2009年中國CEO年會”上的演講摘要。整理:周建華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