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用手機瀏覽
今年中國航空業前景不樂觀
早在2009年8月下旬,歐盟就公布了一份包含2000多家航空公司的名單,進入名單的航空公司2012年起都將被征“碳稅”。其中,中國的航空公司共有33家,包括國航、東航、南航三大航空企業等。
國內多家航空公司的宣傳部門人士均向記者表示,對歐盟開征航空“碳稅”表示反對,但對是否因此調價表示“不方便接受采訪”“現在還遠沒有到將碳減排成本攤到消費者身上的時候。我們的首要任務是,爭取歐盟航空‘碳稅’取消或延遲開征。”柴海波強調。
長城證券一位分析師認為“如果航空公司將成本(全部)轉嫁給消費者,預計2012年國際航線飛歐機票價格將平均上漲16至17美元。長期來看,碳稅征收方案難以執行,如果歐盟堅持,很可能引起其他國家效仿歐盟做法來補貼本國航空,將引起全球范圍的航空保護。”
曾在中國民用航空局航空安全技術中心任職的馬湘山此前表示,在2012至2017年這段時間內,機票價格增量范圍區間是在1%至6%之間。華創證券一位分析師表示,北京至巴黎航線目前經濟艙票價在4000元,頭等艙票價在15000元。按照上述算法,該航線機票價格的增量范圍在40元至900元不等。
中國民航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運輸管理系教授趙鳳彩向記者預計,從中長期看,中國飛歐盟航線的增速較快,海航等公司對碳排放量配額的需求較大。趙鳳彩認為,對于一些被個別航空企業壟斷的航線,“碳稅”成本全部轉嫁到消費者存在較大可能性,否則,東航等公司漲價可能導致客源流失而削弱競爭力。趙鳳彩曾主持發改委氣候司《國際航空排放問題》橫向課題。
國際方面,全球第二大遠程航空運營商德國漢莎航空公司2日表示將準備上調機票價格,成為歐盟航空“碳稅”啟動以來,首家宣布上調機票價格的大型航空公司。漢莎稱,2012年將因此面臨1.3億歐元(合1.68億美元)的額外成本。
據中國民航局此前初步測算,僅2012年一年,中國各大航空公司起碼需要向歐盟支付約8億元人民幣,2020年超過30億元人民幣,9年累計支出約176億元人民幣。中國飛往歐洲的航班每增加一班,一年將增加1500萬元人民幣的額外成本支付。
“由于中國國航是目前中歐航線上中國航空公司中份額最大的,也是2005年以來中歐航線數量和航班數量增長最快的,預計2012年受‘碳稅’影響最大。”平安證券一位分析師認為“在2012年之后,隨著航空公司對碳排放配額的需求增長,(碳排放)配額的購買成本預計也將上升至30至50歐元/噸,這將使航空公司的購買配額成本大幅度上升。”
柴海波對此解釋道“雖然現在每噸碳的價格在11至12歐元,但隨著碳交易配額需求的不斷擴大,價格會不斷飆漲;作為一種金融衍生品,上述價格還可能被市場不斷炒作,從而造成中國航空公司碳減排成本的成倍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