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用手機瀏覽
以太陽能熱水系統為例,目前我國居民生活熱水的能耗約占建筑能耗的15%左右,如果在住宅中全面普及太陽能熱水系統,不僅節能成效顯著,也會為新能源產業提供巨大的市場空間。
江蘇省南京市作為國家首批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示范城市,共獲得了國家財政8000萬元補助資金。該市去年開工的四大保障性住房項目,按照要求全部配備太陽能熱水系統。
在南京市江寧區天景山小區,記者看到,一排排高層保障房的陽臺上統一安裝了壁掛式太陽能電池板,與建筑融為一體,非常美觀。這是江蘇省為破解高層建筑不適宜安裝太陽能熱水系統難題的新嘗試。
江蘇省住建廳副廳長顧小平說,壁掛式太陽能成本要高于傳統的屋頂式太陽能,以天景山小區為例,每套安裝成本6400元,住戶自掏3000元,剩下的全部是政府補貼。
“我們測算過,住戶使用這套壁掛式太陽能熱水器,一年能節約3000元左右的電費,兩年多就能節約出一套熱水器來。”顧小平說,從中央到地方財政補助資金的加大,催生了地方新能源在建筑中推廣應用。過去5年來,江蘇省新建建筑應用太陽能熱水系統比例從4.3%上升到21.7%,并帶動了一大批太陽能相關企業的發展。
記者從兩部門了解到,“十二五”期間,為更好實現綠色發展,我國將更大力度在建筑領域集中連片、大規模推廣利用可再生能源。其中,今年中央財政將再投入40億元,重點向保障性住房傾斜,向學校、醫院等公益性行業傾斜,并引領地方政府和社會各界更多資金投入,激活全國建筑節能大市場。
財政部副部長張少春表示,下一步要把在建筑領域推廣應用新能源作為實現我國能源替代目標的重要突破口,切實加大推廣力度,爭取使太陽能、地能、生物質能成為滿足城鄉居民生活熱水、供暖等生活用能的重要模式。初步測算,如果到2020年有20%的建筑使用上可再生能源,將占建筑總能耗的12%到15%,對完成全社會可再生能源應用目標貢獻率將超過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