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根據此次通過的《中美聯合聲明》,雙方將建立中美能源合作項目——一種政府和產業間的伙伴關系,旨在加強能源安全和應對氣候變化。該項目將利用私營部門資源和專長,加快清潔能源技術的應用。
“煤的氣化是潔凈煤技術中的一個核心技術,與GE能源集團的合作,可以使我們站在一個更高起點上,把這個技術推向一個新階段。”神華集團總經理張玉卓介紹說,這次雙方是等股份合資,GE將把其技術開發成果整體轉移到合資公司。
陳鳳英認為,從全球角度看,美國在清潔能源領域并不是技術上最領先的國家,出于開拓市場的考慮,它不得不適當放松技術管制,這有助于推動雙方深入合作。
前景:光明中仍有隱憂
“我們是與中國最大的煤炭企業合作,雙方會開發出很好的技術,可以走向全球開展業務。”談到未來的發展前景,蒙特·阿特韋爾對與神華的合作很有信心。
美國在能源開發和利用上擁有技術優勢和先進的管理經驗;中國作為發展中大國,擁有巨大市場潛力。不過,這并不意味著前方一片坦途。
國家能源局負責人指出,目前中美雙方在能源領域擁有良好合作平臺,并取得了一定成果,包括中國率先引進了美國AP1000第三代核電技術,并開工建設了世界上首座AP1000核電站。但與雙方的合作潛力相比,還相差甚遠。
今年,旨在為兩國科學家和工程技術人員從事清潔能源聯合研發提供便利的中美清潔能源聯合研究中心成立,中美雙方同意在未來五年投入至少1.5億美元,兩國各出資一半,優先研究建筑能效、清潔煤及清潔汽車等技術課題。
“應該說,中美在技術方面的合作起步很好,但從國家利益角度考慮,美方不太可能把核心關鍵技術拿出來。”陳鳳英認為,美國對華高技術出口管制條例依舊存在,中國想要的美國未必能給,雙方技術合作存在著一定變數。
也有業內人士指出,美國積極推動清潔能源發展的一個重要目的是希望借此創造大量就業機會,所以對中國的訴求也很明確,就是希望中國進一步開放市場。但對中國而言,清潔能源經濟仍屬于概念經濟,市場的開放需要審慎。
“對于中國能源企業來說,在國際合作的過程中,需要加快培育自己的核心技術,培養自己的技術力量,并在管理上、體制上加強創新,這樣才能抓住這一輪清潔能源發展的機遇,真正搶占制高點。”陳鳳英建議說。 記者周英峰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