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風能發展環境的新變化,我國將實施“建設大基地、融入大電網”的方針,并以此規劃未來國內風電的發展方向。
風電是目前技術最成熟、最具有競爭力的新能源發電技術。據國家能源提供的統計數據,截至2009年底,我國風電裝機容量已達約2500萬千瓦,躍居全球第二。
據了解,從2003年以來,政府管理部門緊緊圍繞建立健全風電產業體系展開了一些工作,包括全國風能源普查、以特許權招標方式推動風電的規模發展、不斷完善風電價格體系等。
目前,風電發展面臨的主要瓶頸從設備制造能力已變成市場制約。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局副局長史立山表示:“這并不意味著沒有電力市場,而是風能資源與電力市場不匹配。風能資源豐富的地區用電市場小,在風能資源豐富的局部地區出現了風電并網和運行難。”
與陸地風電開發相比,國內海上風電開發起步較晚,而這與擁有海岸線達1800公里的海上風能資源豐富的優勢不相符合。根據中國900多個陸地氣象站10米高度資料初步估算,中國可開發和利用的近海風能儲量約為7.5億KW。
據史立山介紹,海上風能具有靠近電力市場的優勢,且加快海上風電建設的條件已基本具備,為此國家已確立將海上風電作為今后風電領域發展的重點之一,這符合推進風電持續健康發展。
去年底,涉及國家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已啟動。據了解,能源十二五規劃大綱基本指導思想是:立足國內,多元發展,保護環境,統籌內外兩個市場。而該規劃主要涉及的范圍包括國家和省兩級。
據悉,由國家能源局負責的能源“十二五”規劃大綱草稿已形成,并在4月修改形成了討論稿,目前正在下發和地方進行討論,力爭在上半年完成初稿。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