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將家里的裝飾燈換成節能燈,我猶豫了很長時間。響應低碳生活號召,當換;可換下來的舊燈具卻是“麻煩”。使用不到兩年,內部線路和外觀均完好無損,當初購買它可是足足花了1500元大洋!如果扔到樓下垃圾箱,相信不日它便化作一堆碎玻璃與斷鐵絲,即便被收破爛的拾走,其價值肯定大大折損。難道我只能用這種浪費的方式來響應節能的號召嗎?
換燈事小,換電器、換生產設備呢?如今,大批節能冰箱、節能空調走進千家萬戶,同時大量舊冰箱、舊空調走進廢舊物資收購站;在淘汰落后產能的過程中,大量被關停的小焦爐、小火電機組淪為廢舊金屬……這些更換和淘汰,有的出自國家產業政策,有的著眼于家庭消費更新換代。但看著那些消耗了大量能源、鋼鐵生產出來的設備,尚未達到設計年限便被五年一扔、十年一炸,確實讓人有點兒心疼。難道我們只能用這種“高碳的方式”才能走進“低碳時代”嗎?
歷史要進步,發展方式要轉變,淘汰落后是毋庸置疑的。怎樣在淘汰落后的過程中也體現節能減排的精神,要在做好循環經濟這篇文章上下功夫。現在,國內廢舊物資回收行業規模日益擴大,可廢舊物資的回收利用效率仍需進一步提升。以廢鋼為例,我國每年從國外進口上千萬噸的廢鋼,進口量呈逐年上升態勢。即便價格比國內廢鋼高,鋼廠也愿意選擇進口廢鋼。為何?因為進口廢鋼比國產廢鋼質量高。國外對廢舊鋼鐵制品的回收采取精細的分類處理,按含鋼量、雜質不同制成數百種廢鋼產品,這讓廢鋼鐵的循環利用不僅便利,更能體現物盡其用。
而下游煉鋼可以根據不同的含量和成分采取不同的辦法,無疑會節約成本。相比之下,國內廢鋼加工回收產業近年來雖然也有較快發展,但全國目前僅有三條年加工能力500萬噸以上的廢鋼生產線,多數廢鋼加工廠仍采取半人工、半機械的處理方式,處理效率低下自不用說,產品的分類也不細致,對資源的回收利用自然也不充分。由于技術水平低,不少廢鋼加工企業甚至存在能耗高、輻射和揚塵不達標等二次污染問題,在做著循環利用的同時,卻走了高碳、高污染的老路。
廢鋼的回收利用,只是眾多資源循環利用中的一種。走向“低碳時代”的過程中,可回收利用的東西還有很多,回收利用充分,低碳經濟才越可能實至名歸。在發達國家,“回收”已經與“再制造”完整融合,形成一個新的產業——資源再生產業。而我國目前的廢舊物資回收利用企業的經營規模和生產規模普遍較小,技術力量薄弱,再加上缺乏“再制造”的理念和實踐,導致了資源回收利用率低下,也導致了我們在走向低碳時,卻難免高碳方式的尷尬。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