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報見習記者 曾福斌 劉欣
《人民日報》昨天發文,直接點名通報11家上市公司不遵守環保承諾。而在國家環境保護部網站上,34家上市公司近日遭環保部“重點關注”。
早報記者昨天采訪國家環保部相關人士和部分被點名公司,這些受“關注”上市公司如在6月25日和7月30日兩個時間大限前完不成整改,將遭遇嚴厲懲罰。
34家公司被點名批評 5月14日,國家環保部網站以環辦(2010)67號文的形式對外披露,涉及的11家公司不乏中煤能源、紫金礦業等巨頭。
國家環保部表示,上述11家上市公司存在嚴重環保問題尚未按期整改,存在應付心態和僥幸心理,導致其所做的環保整改承諾成為一紙空文。
近期,國家環保部還對2007-2008年通過環保部環保核查的上市公司承諾整改環保問題的完成情況進行了后督查。檢查結果以環辦函(2010)501號文件,對涉及的23家上市公司相關環境整治以及新出現的環境問題發出了限期整改通知,這其中還包括中國石油等大型公司。
這23家上市公司主要存在沒有切實履行通過上市環保核查時的承諾;有相當一部分環保問題未如期完成整改;有些公司在通過核查后又出現了新的環保問題。
上市公司“懵懂”不知情
昨日,早報記者分別致電上述11家點名批評的公司,多數公司表示并不知情。
在11家被媒體曝光的上市公司中,新疆天業被曝污染防治設施運行不正常、污染物超標排放等問題,甚至還出現累計拖欠的排污費甚至高達1.35億元。
新疆天業董秘辦公室張先生接受早報采訪時表示,對此事有所聽聞,但具體整改內容還有待核實,不確定是針對集團的還是上市公司的。對于累計拖欠排污費達1.35億元一事,張先生表示肯定是錯誤、不確切的。當記者問及新疆天業是否拖欠排污費、拖欠多少以及公司一年花費在排污上的費用大概是多少時,張表示自己并不清楚。他稱目前公司的一切排污措施運行正常。
西部礦業證券事務代表胡寒冬在接受早報記者采訪時則表示,西部礦業存在的問題主要是鎘的堆放問題,以及排放總量控制的問題,處理起來相對容易一些。目前公司已經采取措施,包括將整改方案上報環保部。對于環保整改費用及其對上市公司業績影響,胡寒冬表示自己并不清楚,但對公司影響應該不會太大。
冀東水泥、晨鳴紙業昨日均表示,對此事還并不知情。
整改大限將至
針對11家被點評的上市公司,環保部相關人士昨天表示,今年6月25日為最后期限。而對于未按期完成整改和出現新環保問題的公司,國家環保部表示在7月30日之前。
盡管國泰君安紙業分析師王峰昨天表示,海拉爾晨鳴紙業制漿生產線所占晨鳴紙業整體的比例很小,為此對上市公司的影響不會很大。但投資者擔心,這些被點名的上市公司如不能按期完成環境整改,將在再融資過程中遭遇困難。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