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德士古公司被雪佛龍收購。2003年,該案在厄瓜多爾重新開審。雪佛龍公司聲稱,德士古在1998年曾與厄瓜多爾達成一份協定,支付了4000萬美元的清理費用,解決了其在該案中的所有法律責任。
一些國際環境保護組織指認,德士古當年的污染行為是蓄意而為。
法庭指定的專家理查德·卡布雷拉率領一個14人團隊展開調查,最終確認44%接受檢測的水源樣本中石油類碳氫化合物含量超過國家安全標準,廢水井內泥漿含有鎘、鋇、鉛和其他重金屬,需要清理。
經過18年的審理后,雪佛龍最終被判為厄瓜多爾污染事件的埋單者。
根據裁決,雪佛龍公司須賠償86億美元,外加法律就發放賠償所規定的10%費用,合計95億美元,其中60億美元,用于修復厄瓜多爾當地被污染的土地和河流;14億美元為當地建立一個醫療系統;8億美元用于對當地污染事件患者的治療等。其余部分用于恢復原生植物物種、建立供水系統和彌補當地文化所受破壞。
BP或是下一個被重罰企業
國際延伸
在厄瓜多爾法官宣布裁決后,雪佛龍公司馬上宣布,不服裁決,將提起上訴。國內環保界人士表示,此次裁決后續是否能順利執行,還要看法院的執行力,也許還存在變數。不過從這次馬拉松污染案的最終裁決來看,國外對重大環境污染案件顯然采取了重罰的態度。
“雪佛龍受重罰事件給國內政府、企業敲響了警鐘。”國內一環保界人士說,從此前的核泄漏,到近些年的墨西哥灣漏油、各國深海海域的石油污染等,各類環境污染事件發生的頻次越來越多,環境污染風險以及造成的損失越來越大。重罰肇事者、殺雞儆猴,成為國際上防止重大污染事件重現的重要舉措。
回顧過去一年,國內外環境污染事件不斷,最觸目驚心的當數BP石油公司的墨西哥灣漏油事件。
墨西哥灣漏油事件到底給肇事者BP石油公司帶來多大的損失,目前未有一個準確的數字。但截至去年7月份,BP處理該事件的成本就升至31.2億美元,接下來的賠償金更將是天文數字。漏油事件發生后幾個月,BP公司的股價已下跌1/3,市值蒸發了820億美元。有人測算,該事件造成的惡劣影響僅次于海灣戰爭,漏油之災最終可能使BP“吐血”310億美元。
有關環保專家指出,去年長達近半年之久的墨西哥灣油污清理雖然已經結束,但其帶來的噩夢卻遠遠沒有結束。有多少海洋生態系統受到不可恢復的損害,多少人的身體健康因此受損,造成多少直接和間接的經濟損失,這些都是難以衡量的,“對于這類嚴重的公共污染事件,有關政府顯然不會輕易放過。”專家預計,繼雪佛龍之后,BP也許是因污染受重罰的下一個企業。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