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點思考
近年來,世界各國政府在政策支持和市場開拓方面取得了許多成功經驗,推動新能源汽車行業正逐步步入規模產業化階段。但隨著新能源汽車越來越接近消費者,為廣大消費者普遍認可仍面對一些問題。消費者的疑慮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經濟性和安全性。由此也引發了如下兩點思考。
做什么才能使它更經濟
與發達國家不同,我國的汽車消費還主要停留在家庭需要,而國外已經進入了個性化消費時代,有些家庭在滿足基本需要的基礎上,開始追求具有特殊功能、特定用途的汽車,這使得豐田Pruis可以作為個人第二輛車在歐美國家得到認可。在我國現階段,不論是購買傳統燃油汽車,還是購買新能源汽車,其使用目的基本是相同的。這就產生了消費者對同質、低價的追求。首先,對于同質。雖然新能源汽車在某些方面仍遜色于傳統燃油汽車,但相差無幾,對于普通消費著而言,影響非常校影響其推廣的關鍵是使用的方便性——充電的時間和便捷性。近年來,新能源汽車使用的方便性有所提高,很多城市都明確提出了配套充電站的建設方案,部分城市還提出鼓勵社會資本進入配套設施建設領域的方案,如北京市計劃對充電樁等建設提供補貼,補貼額最高為建設投資的30%。
其次,對于低價。目前,各級財政補貼力度較大,新能源汽車的售價已經接近同型號傳統燃油汽車,以比亞迪F3為例,比亞迪F3DM低碳版豪華型市場價格為16.98萬,享受國家和地方政府雙重補貼后的價格為8.98萬元,僅比比亞迪F3豪華型的售價高了1.3萬元。
但是,恰恰是在這兩個方面,仍存在著一些關鍵問題,影響著私人消費者的購買意愿。首先,與龐大的城市相比,規劃建設的充電基礎設施仍較少,遠遠未達到支撐私家新能源汽車出行的要求,使用新能源汽車的便利性仍較差。其次,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車產品多處于中低檔車的銷售價格區間,在這個售價水平上,我國消費者對價格的敏感程度較高,這不利于新能源汽車的市場拓展。未來我們應在進一步加大基礎設施投入的同時,引導企業降低成本,實現規模化發展。
做什么才能使它更安全
影響新能源汽車安全性的關鍵是動力電池及其控制系統。對于車載鋰離子動力電池的安全性一直存在爭議,其最初主要是源于手機鋰電池的爆炸。近年來,隨著鋰離子動力電池技術的快速發展,尤其是磷酸鐵鋰等新型電池技術的使用,對鋰離子動力電池安全性的爭議已經逐漸趨于平息。但2010年9月3日美國聯合包裹運送服務公司一架貨機在迪拜墜毀的事件,重新使人們開始關注鋰離子動力電池的安全性問題。初步調查表明,導致這次飛機失事的原因很可能是飛機運輸的鋰離子電池發生了爆炸或燃燒。雖然該事件并不能改變鋰離子電池廣泛使用的現狀,但卻產生了對大規模推廣以鋰離子電池為動力的新能源汽車的質疑。今年4月,一輛眾泰汽車生產的朗悅EV出租車在杭州街頭營運時發生自燃,雖然這是一次偶發事件,但卻使公眾開始再次審視新能源汽車的安全性問題。未來在規模發展新能源汽車的過程中,我們在大力提升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及管理系統技術水平的同時,應該進一步完善行業檢測及監督管理體系。通過多方面的努力,提升新能源汽車的安全性。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