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10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源消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減少10%。——“十一五”規劃中,為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的轉變,我國首次在節能減排方面提出了量化的約束性指標。在國家的強有力推動下,經過行業近5年的積極努力,節能減排目標有望實現。
為確保節能減排目標的實現,國家采取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經濟、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包括強制淘汰落后產能,嚴格市場準入,扶持推廣清潔生產工藝技術,推行綠色保險、綠色信貸等。國務院還從2008年1月開始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了第一次污染源普查,石化行業完成了14類化工產品產排污系數的核算。
特別是今年以來,作為節能減排的攻堅年,國務院多次召開常務會議,要求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工信部、國家發改委等部門確定了電石、焦炭、酒精、味精、檸檬酸、化纖等18個行業2087家企業淘汰落后產能任務,暫停了對煤化工、多晶硅、電石、焦炭、合成氨、氯堿等12種產能過剩和“兩高”行業項目建設的審批,以化工、建材等行業為突破口積極推進重點行業能效對標達標,發布實施了涉及化工、建材等五大耗能行業的單位產品能耗限額強制性國家標準。環保部還在全國開展了沿江沿河化工石化企業環境污染隱患排查整治工作。
下面一組數據可以說明實施節能行動對于降低能源消耗所起到的作用。“十一五”前4年,我國GDP年均增長11.4%,而能源消耗年均增長只有6.8%。而“十五”期間,我國年均能源消耗增長超過10%,支撐了年均9.8%的經濟增長。
在鐵腕推動下,“十一五”期間,我國節能減排取得的成績舉世矚目。“十一五”前4年,我國單位GDP能耗累計下降15.61%;二氧化硫和化學需氧量排放總量累計分別減少13.14%和9.66%。今年前三季度,單位GDP能耗同比下降3%左右,節能目標有望如期實現。而“十一五”減排目標已提前實現。
石油和化工行業在節能減排中發揮的作用非常重要,也備受關注。在節能減排攻堅戰中,石化行業肩負著雙重責任:一是行業節能減排的成效對工業領域乃至全國影響重大;二是石化技術和產品為其他行業節能減排提供了保障。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