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用手機瀏覽
記者昨天從省農業廳了解到,目前我省應用太陽能植保新技術面積達26萬畝次,預計挽回農作物經濟損失3000多萬元,節省防治成本2660萬元;平均每畝減少用藥2至3次,減少有機磷農藥使用量60%以上,使示范基地的農產品檢測合格率達到99%。
據了解,海南年均日照天數225天,一年光照時長可達2400小時以上,太陽年總輻照量為4500—5800兆焦/平方米,豐富的資源為太陽能滅蟲器的推廣應用提供了優越的條件。
太陽能滅蟲器利用電池板吸收太陽光能產生電效應,自動啟動誘蟲燈工作(晚上8時至第二天凌晨1時),誘集害蟲落到燈下的水盆中溺死。對蔬菜、果樹、水稻、茶園和園林花卉的害蟲以及衛生害蟲誘殺作用明顯,能誘殺鱗翅目、鞘翅目、直翅目、半翅目、同翅目等10多個目1000多種害蟲,一臺滅蟲器可控制15畝的害蟲,每臺滅蟲器每晚最多可誘殺害蟲500—1000只,危害率平均下降85%以上。
同時,太陽能滅蟲器具有節能環保等優點,減少農藥用量,每畝每年可節省農藥費用等380元以上,降低農藥殘留,農產品合格率達到98%以上。
省農業廳有關負責人透露,該廳正在制訂《海南省2010—2015年太陽能滅蟲器示范基地建設規劃》,將逐年擴大建設示范基地規模,提升“環保、高效、節能”防治農作物病蟲害植保新技術水平,為海南國際旅游島的生態建設服務,為海南農產品質量和農民收入服務,讓全國人民放心享用海南的瓜果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