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用手機瀏覽
電鍍廠排“六價鉻”電鍍廢水至分水江水庫
原三都電鍍廠50噸電鍍廢水偷排富春江
我國是一個電鍍大國,電鍍行業作為表面處理產業鏈中的重要分支,對經濟和整個工業體系的發展所起的作用不容小覷。電鍍是跨行業、跨部門的工業生產技術和工藝,它可改變金屬和非金屬制品的表面屬性,如抗腐蝕性、外觀裝飾性、耐磨性、可焊性等等,大到飛機、火箭、火車、導彈,小到電子電氣、五金工具、縫衣針、別針等都離不開電鍍來改善零部件性能和裝飾。但同時,電鍍行業是用水、用電大戶,也是一個污染較重的行業,主要的污染物有廢水、廢氣、廢渣和噪聲。其中,廢水污染情況尤為凸出。
不久之前,一則河北省滄州市某小電鍍廠偷排臭水致數村遭殃的新聞就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實際上,廢水偷排似乎早已成為小電鍍企業不成文的行規。
電鍍廢水,源自何處
電鍍廢水一般有以下幾個來源:1、鍍件清洗水;2、廢電鍍液;3、設備冷卻水;4、其他廢水,包括沖刷車間地面、刷洗極板以及通風設備冷凝水和由于渡槽滲漏或操作管理不當造成的跑、冒、滴、漏的各種槽液和排水。其中,清洗是電鍍廢水的主要來源,采用不同的電鍍工藝和清潔方式,清洗廢水中所含有的有害物質種類、濃度、排放量等也會有很大的差別;過濾則是電鍍廢水的另一個重要來源,過濾中的污染物主要來自三個方面:一是鍍液過濾后,在渡槽底部剩余的濃的、雜質多的液體;二是過濾后,在對濾紙、濾布、濾芯、濾機和槽子進行清洗時,連同濾渣一起注入廢水中的清洗水;三是過濾過程中濾機的滲漏等。
廢水偷排,殃及池魚
電鍍生產工藝復雜,因此電鍍廢水的成分也非常復雜,除含氰廢水和酸堿廢水外,重金屬廢水也是電鍍業中危害性極大的廢水類別,而重金屬廢水根據其所含重金屬元素不同進行分類,一般又可以分為含鉻廢水、含鎳廢水、含鎘廢水、含銅廢水、含鋅廢水、含金廢水、含銀廢水等。電鍍廢水未經處理排放,會污染飲用水和工業用水,對生態環境產生危害。例如,鉻、鎘和銅可導致肺癌;鎳和鉛在人體內有蓄積作用,長期攝入會引起慢性中毒;酸堿廢水會破壞水中微生物的生存環境,影響正常水源的酸堿度;含氰廢水毒性很大,微量就能致人死亡;重金屬離子屬于致癌、致畸或致突變的劇毒物質,如果大量含有重金屬離子的電鍍廢水不經處理直接排放,會通過食物鏈,在人體內富集而導致嚴重的健康問題等等。
我們知道,電鍍廠周圍通常會有生活區域和居民,一旦這些廢水被偷排進入地表水、地下水、海域之后,有毒物質將會通過各種途徑被人體和動植物吸收,后果不堪設想,日本震驚世界的水俁病和骨痛病就分別由重金屬汞和鎘引起的。因此,電鍍廢水必須嚴格控制,妥善處理。
行業形象,毀于偷排
我國電鍍行業企業規模普遍較小,小電鍍廠十分活躍,少數合資企業或正規專業化企業擁有國際先進水平的設備和設施,但是大多數中小企業仍在使用許多過時的技術和設備,大量的生產線為半機械和半自動化控制,一些甚至仍為手工操作,污水處理設備十分欠缺。一些小電鍍廠亂排污水的行為既不利于電鍍行業真正擺脫高污染、高消耗的“帽子”,也不利于我國電鍍行業整體形象和地位的提升,最終受傷的只能是電鍍行業自身。
廢水偷排會對環境和人類身體造成污染及損害,雖然這是無可爭議的事實,但是,從電鍍工業發展過程中我們也可以得出結論:采用有效的廢水處理技術和設備,加強管理,提高企業環保意識,電鍍廢水是可以治理的,很多污染和損害也是可以避免的。但為什么廢水偷排的現象總是一再出現?筆者認為,這其中有兩個原因:一是政府執法監督力度不夠;二是企業道德和社會責任感缺失。因此,面對廢水偷排的現象,政府應進一步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加強對企業的引導,調動企業的主體意識和主體責任感,用經濟和行政手段引導企業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而企業也要加強自身的社會責任感,創業之初就果斷做好清潔出產的工作,杜絕偷排違排現象的發生。只有這樣,才能從源頭上真正杜絕廢水亂排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