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一百多年間,人類的照明光源經歷了三個重要的階段,即白熾燈,熒光燈和高強度氣體放電燈。其中白熾燈是第一代光源,熒光燈是第二代光源,高強度氣體放電燈是第三代光源。如今在照明界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的LED光源被稱為第四代光源。但是最近菲律賓的一名企業家發明的一種簡易裝置,照亮了首都馬尼拉貧民窟的千家萬戶,獲得了聯合國的表彰,不知道是否也應該屬于一種“新”的光源。
這種被稱為“太陽能燈泡瓶”的簡易發明,制做起來相當簡單,只需將純凈水裝進透明的塑料瓶,再加入少許漂白劑以防止細菌滋生,然后把瓶子裝置到屋頂上即可。瓶子一半在屋頂外面,一半在屋頂里面,陽光通過瓶子里面純凈水的折射進入屋內,就能照亮房間的每一個角落。
由于經常遭遇臺風襲擊,馬尼拉貧民窟的大多數棚戶屋都沒有窗戶,因此即使是陽光明媚的大晴天,棚戶屋里也是一片暗無天日的景象。但是隨著燈泡瓶的出現,棚戶屋里的人們終于解決了白天照明的問題。
據發明人表示,他創辦的“我的住房基金會”是非營利組織,他們計劃將利用這類太陽能燈泡瓶每年為100萬窮人解決棚戶屋的照明問題。據了解,每個太陽能燈泡瓶的使用期長達5年,它所發出的燈光亮度相當于一個55瓦的燈泡。和普通的家用燈泡相比,一個太陽能燈泡瓶每年可將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減少17公斤,更不用說為此而節約的電費了。該基金會已經為菲律賓5個省的近一萬戶家庭安裝了1.2萬個太陽能燈泡瓶。
據悉,目前遠至印度、哥倫比亞以及太平洋島國瓦努阿圖等國的居民也都開始使用這種節能、節電又環保的太陽能燈泡瓶。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