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有機溶劑泄漏,還打人海戰術、用數十倍于污染物的稻草去圍追堵截?這種處置方法已成過去式。今日,記者從重慶市環保局獲悉,瑞典政府援增的含油廢水應急處置設備昨日啟用,只需6個人操作可移動的設備,就能用極少的瑞典進口泥煤吸附泄漏污染物,保障水環境安全。
去年夏季,洪水導致合川一家化工廠苯泄露造成水污染事故,當時動用了上百人參與應急處置,在化工廠外圍的河溝上,用稻草做了5道圍欄,阻隔含苯污染物進入嘉陵江,避免影響飲用水源安全。經過歷時7天的應急處置,最終將泄漏的不足10噸的苯污染物一網打盡,可這也造成了二次污染,導致含苯的稻草和污泥多達200噸,只有全部清運到有資質的環保公司進行無害化處置。
“有了有機溶劑廢水應急處置設施,只需要6個人就可快速處置,并且不會產生二次污染!”重慶市固體廢物管理中心人士所說的這套設備就宛如強力的“吸污海綿”,用瑞典進口的泥煤作為吸附物,過濾掉污染物中的有機溶劑和重金屬,再將達標的水排放到環境中。
該人士介紹,瑞典政府援增的這套設備由粗過濾桶、精過濾桶、檢測和中控裝置三部分構成,整套設備足足填滿一個集裝箱,價值400余萬元人民幣。通過我市進行設備改造,將其安裝到一輛自動牽引車上,并配備移動發電機組和防爆式污水泵,就可實現移動處置突發事件。而且有了這套設備,6個人就可處置有機溶劑或是重金屬泄漏。用于吸附的泥煤吸污能力遠遠高于普通稻草或是活性炭,比如合川那場不足10噸的苯泄漏事故,只需用20噸泥煤就能全部吸附,用后的泥煤還是上好的燃料,可賣到工廠用于焚燒發熱,不會產生污染。
作為重慶市環保應急處置方面引入的首套有機溶劑廢水處置設施,這個“吸污海綿”將放置在我市重點化工園區附近,便利突發事故時就近調用。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