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次飽含責任的承諾,一陣陣經久不息的掌聲……在3月5日開幕的十一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上,溫家寶總理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向全國人民傳遞出發展的信心和力量。
作為國家經濟發展的血液,能源的安全供應問題受到政府的關注。能源價改、非常規能源和新能源發展、國有企業深化改革等關鍵詞語頻頻在報告中跳動。“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凸顯,能源消費總量增長過快”、“節能減排、物價調控目標沒有完成”等問題引起高層關注。
如何處理發展經濟的迫切性和資源有限性的關系?我們可以從政府工作報告中理出線索。
開源。報告提出要加大非常規能源和新能源的開發與利用,加大這類能源在能源結構中的比重。而加強能源通道建設,將有力提高能源的供應和保障能力。
節流。制定出臺合理控制能源消費總量工作方案,進一步淘汰落后產能和加強綜合用能管理等將促進能源的理性消費。
高效利用。優化能源結構,推動傳統能源清潔高效利用,開展節能認證和能效標識監督檢查……
“改革開放是決定中國前途命運的正確抉擇。”總理的話擲地有聲。作為2012年深入推進重點領域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能源價格改革牽動著整個社會的神經。報告中指出,2011年“在全國范圍實施原油、天然氣資源稅從價計征改革,出臺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方案”。2012年,深化價格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就是“完善成品油價格改革,推進天然氣價格改革”。
報告說,要引導各類所有制企業開展投資合作和跨國并購,支持“走出去”企業集群發展,加強對外投資風險管理,維護我境外企業人員和資產安全等,為企業實施“走出去”戰略吹來徐徐春風。
與此同時,報告中優化產業結構升級和推動企業成為技術創新主體等,將為能源企業未來發展增添新的動力。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