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用手機瀏覽
昨日本報報道了新發布的珠三角空氣質量報告中,佛山大部分地區空氣質量較去年有所下降的現象,引起讀者的熱烈議論。而環保方面的專家學者對記者表示,只有2個監測點的數據不能說明整個佛山的狀況,報告有以偏概全之嫌。但也有長期關注環保的人大代表表示,佛山還是在吃以前“先發展后治理”釀下的苦果。
質疑:
為何空氣質量越來越差
“為什么去年搬遷了那么多陶瓷企業,空氣質量反而更差呢?”在看了相關報道后,居住在禪城區季華園附近的白領小徐產生了疑問,但是根據他自己的感覺,“似乎今年的灰霾天氣比去年確實更多一些,大晴天越來越少了。”而網友bullking則發帖表示,“汽車咁多,加上工廠排放的廢氣,空氣質量唔差就假啦。”甚至有網友表示空氣污染已經影響到自己的身體健康,網友“巴山夜雨”就恍然大悟地說:“怪不得這段時間鼻炎嚴重了!”
專家:
監測點太少結論有失偏頗
昨日,記者咨詢了佛山科技大學環境資源學院江學頂博士。常年從事空氣質量和污染研究的江博士認為,該報告僅僅選取了兩個監測點便得出“佛山大部分空氣質量為3級”的結論有失偏頗。“一般來說,一個監測點的數據最多只能說明周圍1平方公里范圍內的空氣狀況。”江學頂稱,要說明像佛山這么大一個城市的空氣狀況,至少需要30~50個監測點的數據。此外,還須注意選擇地點上的科學性,“必須覆蓋多種用地類型、工業類型,如果全部選擇工業區,得出的數據肯定很差。像惠景城監測點,人多車多,又位于主干道旁邊,污染自然要嚴重些。”
預測:
下半年數據“翻身”困難
有網友表示,目前公布的數據為今年1~6月的狀況,下半年或許空氣質量會有所改善。對此,江學頂對記者表示,通常來說空氣污染都是下半年比上半年嚴重,要想下半年拉高上半年的成績可能性很小。“一方面是秋冬季節天氣比較干燥、降水少,另一方面,空氣對流活動也不如夏季來得活躍。”
他表示,報告內的數據也有一定的研究意義。“在做出那么多環保行動之后,空氣質量反而變差,除了選擇監測點的問題外,還需要從氣候、城市建設等方面來找原因。”江學頂舉例說,“今年降水比去年少一些,就不利于污染物的擴散,此外,佛山的機動車數量不斷上升,汽車尾氣的影響也越來越大。另一方面,今年的施工項目也比全年有所增多,因此帶來的環境污染也大一些。”
相關分析
佛山污染為何加重?
舊賬沒還完又添新債
針對污染加重的結論,一直以來關心佛山環境質量的廣東省人大代表、中科院在讀博士陳忻也對記者發表了自己的看法。首先她肯定了佛山在環境保護上作出的努力,“比如搬遷污染嚴重的陶瓷企業等措施,對于空氣質量來說肯定是有好處的。”但陳忻同時表示,一直以來,佛山總是珠三角環境污染報告中最嚴重的幾個城市之一,究其原因,還是過去“先發展后治理”的發展模式醞釀的苦果,“做了工作卻沒有看到成果,實際上就是舊賬沒有還完新的污染又有加重的趨勢。”
居住在佛山的陳忻表示,政府下一步應該著重加強汽車污染尾氣的管理問題,“可以采取一些更嚴厲的措施。有人把污染問題歸于摩托車,但是至少從感官上來看,摩托車的污染不會比‘墨魚公交車’的污染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