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家計劃安排財政補貼265億元,啟動推廣符合節能標準的空調、平板電視、電冰箱、洗衣機和熱水器,推廣期限暫定一年。盡管具體補貼措施尚未出臺,但記者走訪本市家電市場卻發現,商家已紛紛打出“節能補貼牌”,其中多是商家自辦促銷活動,易誤導消費者。
5月18日下午,記者在本市家電市場走訪調查了解到,為搶占“先機”,部分商家已在空調銷售中推出所謂“節能補貼”活動。在南開區某家電商場一空調展臺,記者看到,有三臺產品分別標上“節能補貼100元”、“節能補貼200元”、“節能補貼400元”等字樣。為什么同樣品牌、同樣能效等級的產品補貼會不同?面對記者詢問,銷售人員稱,“這是商場的節能補貼,就是在現有價格標簽基礎上降價銷售,不是國家財政部門的補貼,不需要拿著發票去領補貼。具體每臺機器要補貼多少錢由商場自定,并不是能效高的產品補貼就高,同樣能效等級的產品補貼也可能不一樣”。
記者發現,某品牌空調的一款同樣功率產品,二級能效價格4500元左右,三級能效價格3800元左右,價格差700元。而該商場對二級能效產品實施節能補貼300元,對三級能效產品卻給予補貼400元,導致價差擴大100元,反而低能效產品更易吸引消費者,這與國家刺激高能效產品消費的初衷并不一致。
有家電銷售人士透露,5月份是傳統家電銷售旺季,雖然國家出臺節能補貼政策,但具體實施細則尚未出臺。有些商家為搶占商機,紛紛推出“節能補貼政策”,其補貼標準自定,并非只針對高能效產品,只為提高營業額而去,實質是一種市場營銷行為。
業內人士表示,部分商家自辦“節能補貼”,給節能產品以一定程度降價,其自定規則,一切從促銷出發,容易誤導節能家電產品消費。建議消費者要看清同款產品不同能效等級的價格整體狀況,避免被誤導。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