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湟水流域人工濕地污水處理技術應用及示范研究”項目正式在樂都縣碾伯鎮開工,這是由青海省環境保護廳資金配套支持、省科技廳科技成果轉化和推廣計劃類批準立項的我省首項人工濕地污水處理技術應用與示范項目。
“湟水流域人工濕地污水處理技術應用及示范研究”項目利用國內外比較成熟的人工濕地污水處理技術,以樂都縣污水處理廠為依托,開展青藏高原高寒缺氧地區人工濕地污水處理關鍵技術開發與應用示范的適宜性研究。示范工程占地面積約1.4萬平方米,主要建設潛流人工濕地0.168萬平方米、功能景觀表流人工濕地0.45萬平方米,前期預處理、配套景觀等0.75萬平方米;設計生活污水處理能力500立方米/日,出水達到《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Ⅲ類水質標準。項目實施期限為2年,預計9月底完成示范主體土建工程。
目前,人工濕地污水處理技術由于工程選址基本為洼地(塘)或荒地等空閑土地,建設成本為污水常規處理廠的1/3~2/3,運行成本為常規處理廠的1/5~1/3,而且兼具仿真自然濕地、污水治理和生態景觀休閑服務等優勢,逐漸成為一種適于大力推廣普及的城鎮生活污水及工業有機廢水處理和生態建設并舉的新型實用技術。青海省環境科學研究設計院立足我省欠發達省情,開展這一技術應用和示范研究,將為解決我省污水治理建設及運營經費不足問題,推進城鄉生活污水治理及水環境綜合整治提供新途徑。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