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被譽為“中國地產節”、“中國住宅產業的奧林匹克”的第十一屆CIHAF中國住交會在北京中國國際展覽中心新館隆重舉行。與往屆住交會有所不同,此次住交會在全球矚目的哥本哈根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召開前夕舉行,因此,建筑節能成為此次住交會的關鍵詞。建筑節能已經成為房地產企業不約而同展示的重點內容,一些最新的建筑節能技術成果也在此次住交會上亮相。
與此同時,我國決定到2020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這一減排目標也讓廣大節能建材廠商看到了商機。參加此次住交會的黑龍江省中惠股份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尹會淶對此十分認同。作為我國最大的電熱地膜生產商的掌舵人,巨大市場空間讓尹會淶對企業的前景充滿信心。
建筑節能機遇期將至
此次住交會期間,以“尋找綠色足跡、推動低碳人居”為主題的第五屆中國綠色建筑與節能論壇在中國之家主題展區舉行,更增添了此次住交會的“綠色”味道。論壇上,很多嘉賓的演講都預示著建筑節能機遇期即將到來。
清華大學建筑學院教授秦佑國提出,發展建筑節能要考慮中國國情,要關注和解決普通建筑的節能問題,而不是僅設計和建造一些高技術水準、高標準的建筑用于宣傳。
鋒尚國際的董事長張在東表示,我國的建筑節能技術并不比國外落后,關鍵是觀念的問題。他認為,節能建筑是可以創造價值的,節能建筑雖然會增加成本,但同樣會帶來新附加價值。
全國工商聯房產商會會長聶梅生認為,建設綠色低碳建筑,是中國房地產走上健康發展的必由之路,要按照國際統一認定的碳排放標準,轉變觀念,認清發展方式和資源配置轉移方式,立即行動起來,積極發展節能建筑。她表示,我國節能建筑的發展需要制訂一套符合國情的、可操作的標準,同時整合技術產品資金,推廣節能技術。此外,開發商和節能建材企業都是完成中國低碳經濟必不可少的參與者,都有責任積極參與綠色低碳示范項目的建設。
聶梅生建議,要全面推廣低碳經濟,發展節能建筑,需要不斷實施金融創新,聯合金融機構推廣綠色金融產品參與房地產行業實施低碳標準,并積極加入國際碳交易市場。她認為,地產低碳時代的到來改變的不僅僅是住宅標準,更重要的是低碳建筑將成為房地產發展的下一個引擎。
節能建材廠商看好市場
節能建筑機遇期的到來或許可以從節能建材市場的轉暖中得到印證。中惠科技從事電熱地膜研發推廣已經有10年歷史,“前9年我們都在賠錢,今年開始盈利了。”尹會淶說。
尹會淶在論壇上向房地產界發出了用電熱地膜開創中國建筑采暖新紀元的倡議。他認為,電熱地膜采暖方式代表了建筑節能的方向,也代表了低碳經濟的方向。
經過十余年的探索,電熱膜在中國走過霜凍期,技術日益成熟。目前僅中惠科技一家就已在山東、河南、河北等全國15個省鋪設了超過400萬平方米的電熱地膜采暖示范工程。
尹會淶在倡議中還提出,應用電熱地膜采暖方式是一項惠國、惠民、惠企的三贏工程。首先是惠國。建筑采暖占我國社會總能耗的50%。按照傳統的供暖方式,在傳輸過程中會消耗30%-40%的熱量,而且還要消耗很多的水資源。如果用電熱地膜新型采暖方式替代傳統供暖,則可以避免高消耗,減少燃煤污染。其次是惠民。電熱地膜的溫控器可以隨意調節,用戶白天上班電熱膜可以不工作,在夜間用電低谷期間工作,運行費用遠遠低于傳統供暖方式,平均一個采暖季所需費用僅為13元/平方米。第三是惠企。房地產開發企業應用電熱地膜采暖,可以比安裝、運營傳統采暖設備節約很多成本,不僅免去了大型鍋爐房的建設、大型換熱站的建設、大型機械購置,也省去了內外管網鋪設、暖氣片安裝等多項費用,大大降低了投資成本。據安裝中惠地熱的黑龍江生物科技職業學院負責人保守估計,在一次性投資上,中惠地熱較傳統供暖節省20%。
中國建筑業協會節能委員會專家、南玻集團工程玻璃技術總監許武毅對節能玻璃在降低建筑能耗中的作用也進行了充分分析。他認為,建筑節能有很多新技術,只要把最簡單的做好,就能夠獲得最大的回報。
雖然房地產企業和節能建材企業都看好節能建筑的前景,但中國房地產研究會人居環境委員會副主任兼專家組組長開彥提醒說,目前,綠色建筑、低碳建筑在中國的推廣剛剛起步,許多問題亟待解決,需要政府及時制定相應的政策。此外,還急需加大低碳減排的宣傳力度,讓社會各界都來積極關注綠色建筑和低碳建筑,使綠色成為每一個普通居民生活方式的重要內容,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推動我國節能建筑的發展進程。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