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2018 年5 月18 日至19 日在北京召開,相較此前召開的七次全國環保大會,此次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規格之高前所未有,彰顯了中央對生態環境保護問題的高度重視。
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2018 年5 月18 日至19 日在北京召開
大會定調:生態文明建設是——根本大計
本次大會強調,生態文明建設是關系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比起“十九大”報告中“千年大計”的表述,重視程度更強。同時提出,確保到2035年,生態環境質量實現根本好轉,美麗中國目標基本實現。到本世紀中葉,生態環境領域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全面實現,建成美麗中國。本次會議既強調了當前環保治理政治責任,任務艱巨性、長期性,也表明政府支持力度將更大。
大會強調:生態環境保護關鍵期——“壓力疊加,負重前行”
即當前正處于壓力疊加、負重前行的關鍵期;已進入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的攻堅期;也到了有條件有能力解決生態環境突出問題的窗口期。“壓力疊加,負重前行”強調當前環保治理任務之重,“有條件有能力”反映了環境治理背后的雄厚財政。2017 年,全國節能環保財政支出同比增長20%。會議并指出,逐步建立常態化、穩定的財政資金投入機制,健全多元環保投入機制,研究出臺有利于綠色發展的結構性減稅政策。“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增長”說明環保已成為產業升級的重要抓手。
大會提出:生態文明建設——六大原則,五大體系
一是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二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三是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四是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體,五是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六是共謀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習近平同時要求加快建立健全以生態價值觀念為準則的生態文化體系,以產業生態化和生態產業化為主體的生態經濟體系,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的目標責任體系,以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保障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以生態系統良性循環和環境風險有效防控為重點的生態安全體系。
大會明確:生態環境保護——大氣治理是重中之重
氣: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是重中之重。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氣,還老百姓藍天白云、繁星閃爍;水:深入實施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保障飲用水安全,基本消滅城市黑臭水體,還給老百姓清水綠岸、魚翔淺底的景象;土:全面落實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強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復,有效防范風險,讓老百姓吃得放心、住得安心;境:持續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打造美麗鄉村,為老百姓留出鳥語花香田園風光。
在本次大會強調,要有效防范生態環境風險,加快推進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提高環境治理水平。他強調,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時間緊、任務重、難度大,是一場大仗、硬仗、苦仗,必須加強黨的領導。地方各級黨委和政府主要領導是本行政區域生態環境保護第一責任人。對那些損害生態環境的領導干部,要真追責、敢追責、嚴追責,做到終身追責。本次大會的主旨弱化了GDP的考核指揮棒作用,強化了綠色政績考核指揮棒作用,通過考核問責,傳導形成正確的政績觀,從而為未來中國發展指明了新方向,設立了新模式。這是一次史無前例的高規格生態環境大會,它的召開具有深遠的影響和非凡的意義,相信在本次會議高瞻遠矚精神的指引下,中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會迎來新契機、新景象和新未來,與此同時,中國的環保產業也必將水漲船高,快速進入蓬勃發展的輝煌時代。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