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2002年以前,內蒙古呼和浩特太陽能熱水器市場和全國其他地區一樣,取得了較快的發展,當時市場上銷售的太陽能熱水器品牌多達20多個。然而,2002年冬天一場持續低溫后的大雪,使許許多多的太陽能熱水器被凍裂,太陽能熱水器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就此一落千丈,太陽能行業紅紅火火的發展勢頭也因此被斷送。其實,當時主要是一些雜牌太陽能熱水器經不住冰凍的無情考驗,許多廠家又無法免費承擔破損太陽能熱水器的維修,于是有的經銷商就此關門溜之大吉,有的改換門庭另選牌子,雖然有五六家名牌廠家信守維修承諾,并全力進行維修但也最終于事無補,惡劣影響一旦形成就很難在短期內挽回,太陽能熱水器市場從此進入了一個低迷期。隨后,呼和浩特市政府推出的平改坡“穿衣戴帽”工程,更是給低迷的市場又潑了一瓢冷水。
目前,呼和浩特在太陽能熱利用上基本屬于自發狀態,沒有強有力的政策支持,也沒有相對統一的管理部門,太陽能熱水器市場為何仍然處于低迷狀態。走在呼和浩特的主要街道上,一眼望去,很難見到太陽能熱水器的影子,成片統一安裝太陽能熱水器的小區也有那么幾個,但絕大多數新建的小區都未安裝。事情已經過去了六七年,為什么呼和浩特太陽能熱水器市場還是山河依舊面貌未改,這究竟是什么原因?筆者通過一些調查了解到,一是呼和浩特市民還未從2002年的陣痛中走出來;二是多數房地產開發商和物業公司拒絕太陽能進入;三是政府相關部門不夠重視,使得太陽能市場的復興受阻。
政策不配套開發商不買賬
據了解,呼和浩特市建設委員會曾在2007年發文《關于在建筑工程中大力推廣太陽能利用和建筑一體化技術的通知》,要求開發商為新建建筑預留太陽能熱水器安裝管道,但由于沒有具體的強制執行細則,再加上沒有形成多部門的聯動,落實情況很不理想。大部分建筑商擔心成本增加影響銷售,還有的怕麻煩,把太陽能與建筑一體化工作拒之門外,這嚴重影響了太陽能熱水器市場的發展。
一位業內人士介紹,目前的太陽能熱水器安裝有問題,一是容易破壞坡屋頂外觀,二是不好固定。
呼和浩特海拉爾東街一小區居民蘇先生說:“去年我們小區就有一戶安裝了太陽能熱水器,他一戶安裝可害了我們12戶。因為現在小區屋頂大部分都是鐵皮和琉璃瓦做成,他安裝時在上面鑿洞,不知怎么搞的我們電表盒里都進水了。最后我們只好強行上去把這家的太陽能熱水器給拆了。”蘇先生還說:“我們小區因為安裝太陽能熱水器沒有強制性的規定,如果要安裝就得鑿洞,不但影響建筑外觀,還造成滲水,加大屋頂的負荷。反正我們那個單元住戶是不愿意讓任何人在屋頂上安裝太陽能熱水器的。”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經銷商表示,目前呼和浩特需要的是一個真正的行業協會,能夠積極與政府相關部門協調,規范太陽能市場現狀,協調處理有關糾紛,解決在太陽能銷售和安裝中出現的問題。他說,一個積極高效的行業協會是一個行業發展必不可少的中間力量。協會作為廠商和消費者之間的橋梁,可以去規范廠商行為,制定行業銷售、安裝、服務標準和操作流程等。同時,行業協會作為一個行業指導性組織,能夠協調政府與廠商之間的關系,還可以協調廠商與房地產開發商、物業之間的關系,排除太陽能熱水器在銷售安裝時遇到的障礙。
目前我們看到,很多廠家和經銷商不顧呼和浩特太陽能市場的發展狀況,整天熱衷于互相攻擊、貶低對方的產品。在這樣的條件下,其后果只能是使消費者更加無所適從,從而加重市民對安裝太陽能熱水器的顧慮,太陽能熱水器市場只會越做越小。有的經銷商說,現在擺在我們面前的不是競爭,而是合作,是如何做大做活呼和浩特這片未開發的市場。各家廠商只有凝聚分散的力量,才能攪活這潭死水。
價格也是一個制約因素
呼和浩特位于內蒙古中西部,屬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一年四季光照充足,日照年均1600小時,太陽能豐富比較適合使用太陽能產品。但是,幾家太陽能經銷商的專賣店單機銷量每個月平均只有10臺左右,太陽能熱水工程一年也做不了幾個。
天普太陽能熱水器專賣店經理李春說,由于宣傳推廣不是很到位,當地市民很少有考慮綠色環保等因素,考慮更多的還是價格因素,看什么樣的東西更省錢更實惠。從市場上看,現有太陽能熱水器的價位一般在2000~5000元左右,而電熱水器的價格在800~2000元左右的居多,太陽能熱水器價格明顯高于電熱水器,初期投資較大。再加上當地天然氣和電的價格比較便宜,其中天然氣每立方米是1.57元、民用電每度是0.43元,使用成本也不高,相對來說安裝太陽能熱水器的一次性投入就比較大,許多市民寧肯使用燃氣和電熱水器。雖然從長遠看,太陽能熱水器綠色環保、經濟實用,但很多用戶的消費觀念一時還難以轉變,不愿意一次性投入。另外,由于呼和浩特樓房設計施工時多數沒有考慮居民使用太陽能熱水器的需求,導致太陽能熱水器的售后服務難度大,毛病多,這也是制約推廣普及的原因之一。
輝煌太陽能的李經理說:“太陽能熱水器因其節能、環保、安全、方便等優點備受廣大消費者的青睞。盡管呼和浩特的太陽能熱水器市場發展空間很大,但市場卻遠沒有想象的那么熱。”
據同生太陽能總代理介紹,呼和浩特市場的名牌太陽能熱水器每臺為2000~6000元。一些收入微薄的普通家庭能接受的大多是一些雜牌機,其質量和服務可想而知。我們這個同生太陽能是本土生產的,真正適合高寒地區使用,還填補了內蒙古地區多項空白,并以低價位和良好的售后服務贏得了一些市民的歡迎。
呼和浩特景華大酒店一位經理介紹,據不完全統計,全市有大大小小餐飲業網點5000多家,餐飲業網點的爐灶也是燃煤使用大戶,經過環保部門的治理,目前大部分網點的爐灶改為使用清潔能源。賓館、酒店是個耗能“無底洞”,也是水、電、氣等資源消耗量較大的行業。在提倡消費者節約用水、用電的同時,酒店自身更應該使用節能產品。比如在熱水器選擇上應由太陽能熱水器取代傳統的電熱水器或鍋爐等非節能產品。以前我們酒店每月要花很多錢買煤來燒熱水。如今安了太陽能熱水系統,每月頂多用幾千元的電費(太陽光不足時啟用輔助電加熱),三四年就可以收回安裝成本。太陽能熱水器的“節省”還體現在,每年節省鍋爐維修檢驗費、減少專職鍋爐工、騰出很大平方米鍋爐房等。以一家擁有200間客房的賓館為例,使用太陽能熱水系統,一年可少用10萬多度電,節約電費上萬元。因此,對賓館、酒店等公用建筑而言,太陽能熱水系統應該成為首選。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