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行業官員日前向路透表示,中亞-中國天然氣管道運營商--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目前正尋求政府免征其土庫曼天然氣進口的13%增值稅。
對該亞洲最大石油天然氣企業而言,免征進口增值稅的要求有其強烈的商業動機,因該管道天然氣的成本是國內成本的兩倍有余。
為大力推進清潔能源使用,中國計劃至2011年從土庫曼進口300億立方米/年的天然氣--為中國國內天然氣總產量的近40%,供東部及南部沿海地區消費使用。
熟知中石油游說努力的一位行業官員稱,中石油正等待國家財政部批準其提議。
另一位行業官員亦稱,這是一戰略妙招,政府運用此政策非常有意義,可鼓勵企業進口中國所缺乏的各種資源。他并稱,未來該種政策范圍亦將涵蓋液化天然氣進口。
國家財政部發言人拒絕對此發表評論,中石油亦暫未對此置評。
全球第二大能源消費國--中國亦鼓勵液化天然氣進口,後者須上繳的增值稅率同為13%。但對管道天然氣及液化天然氣進口,中國均免徵關稅。
免除天然氣增值稅徵收對中國意義明顯,因其正面臨嚴冬中的天然氣短缺難題。
對中國政府而言,使用稅收工具以管理能源進出口的舉措并不新穎。2008年夏季奧運會準備階段,中國政府降低汽油和柴油的進口關稅,并免除增值稅徵收,以幫助國有煉油企業進口,積累充足儲備。2008年底,中國政府亦免除對汽油和柴油的出口增值稅徵收,以助企業減少滿溢的庫存。
市場亦普遍預計,中國將改革國內天然氣定價機制--該機制令天然氣價格長期人為地保持在一個很低水平,以更好反映劇增的需求,并鼓勵更多勘探開采及清潔能源生產,以促進供應。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