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從開始就想著怎樣賺錢,我也不會有今天。事業和金錢無關。當你全身心投入開發的時候,不給你錢你也要干。開發時,根本沒有心思考慮報酬。只有先成就了事業,才有資格談報酬。”
關于求伯君,有兩個故事被人們講述最多。
1988前,24歲的求伯君只是一名普通的技術人員,在張旋龍定下的深圳蔡屋圍酒店501房間,求伯君開始沒日沒夜地做開發。求伯君有肝病,醫生警告他如果依舊這樣下去會死。求伯君不聽,他的肝炎復發過三次,第二次甚至把電腦搬到病房。于是1989年,求伯君寫出了WPS1.0。
1995年,求伯君拒絕微軟75萬美元年薪的加盟請求,賣掉公司獎勵的別墅,籌集200萬,繼續埋頭開發更高級的WPS。1997年,新版WPS97面世,公開挑戰微軟,獲得巨大成功。
這兩件事足以感動無數技術夢想者,許多人來金山,為的就是求伯君,在他們的心目中,求伯君就是明星。
走近求伯君
求伯君,1964年11月26日出生于浙江新昌縣。
1984年,畢業于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技大學,后分配到河北省徐水縣石油部物探局的一個儀器廠;?
1986年,從儀器廠辭職,加盟北京四通公司,1987年,調深圳四通公司;?
1988年,加入香港金山公司在深圳從事軟件開發;?
1989年轉到珠海,開發成功國內第一套文字處理軟件WPS;?
1994年,在珠海獨立成立珠海金山電腦公司,自任董事長兼總經理。??
求伯君十年不倒,原因在于他一直在走著一條和一般程序員不同的路。大多數優秀程序員大都選擇了自己創業或者合伙創業的道路,而求伯君則一出道就碾轉于四通、金山、方正這樣的大公司,在這些公司的經歷使求伯君具備了大公司的眼界和胸懷。這是求伯君高于同時代程序員的本質原因。?
出道?
11年前,促使求伯君走出河北徐水縣城的是深圳大學來他們單位實習的一位女學生。和這位女學生談上戀愛的求伯君,在1986年10月去了一趟深圳。求伯君把此次深圳之行稱為此生逢上的第二次不可錯過的機遇。“我突然發現深圳的世界真漂亮,什么都新鮮。在深圳,我第一次聽到‘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我喜歡這種快節奏。”百廢待興、熱火朝天的深圳對22歲的求伯君來說,是那么的有號召力。這種號召力促使求伯君決定立刻從原單位辭職。“單位不讓辭職,我也管不上許多了。為了盡快出去,戶口、檔案全拋在了腦后,不要這些了又怎么樣!管他三七二十一,先出去再說。”?
去深圳沿途,求伯君在河北省涿洲市和北京的逗留延遲了他去深圳的步伐。在涿洲市幫助同鄉解決計算機打印問題的過程中,求伯君萌生了把原來只有自己能用的24點陣打印驅動程序,改進成了一個通用的、支持多種打印機的西山文字打印驅動程序。在同鄉的機房里,求伯君用9個晚上,沿著原來的思路,全部重寫了原來的打印驅動程序。?
9天后,懷揣8張西山打印驅動程序軟盤的求伯君趕到了北京,打算從那里趕往深圳。求伯君在臨行之前,在同學的慫恿下,先去四通把自己的打印驅動程序給他們看了看。四通當時正好在推OKI8320打印機,正缺少一個好的驅動程序。這樣西山打印驅動程序就以2000元、分10個月付清的價格賣給了四通,而“四通500百元一套,賣了好幾百套。”?
感覺到求伯君是個人才,四通開始挽留求伯君,“來我們這里干吧,明年成立深圳四通,一定調你過去。”就這樣求伯君留在了四通,他是四通招收的第一個在北京沒有住房的外地員工,四通為他在頤賓樓租了一個床位。?
在四通,求伯君結識了他成長過程中對他影響最大的人——香港金山老板張旋龍。?
當時張旋龍正在和四通合作推SUPER機,一批機器的BIOS有問題,啟動不起來,求伯君花了一個晚上就把它改好了。“這個問題香港都解決不了。從此,張旋龍開始挖我。”?
深圳四通成立,北京四通不同意放求伯君,而求伯君建議在PC上做和MS2401類似的文字處理軟件的計劃又被否決了。于是,求伯君就給當時的四通總裁萬潤南寫了一封辭職信,萬潤南很快批示:“公司初創,人才難得,建議沈國鈞與王玉鈐協商調深圳。”?
求伯君終于來到了向往已久的深圳了,剛到深圳時,四通讓他負責公司的一個經營部。與他對口做生意的,恰巧是張旋龍的弟弟張小龍。即使同好朋友做生意,求伯君也賺不了錢。若干年后,求伯君和張小龍閑聊中提到那段商人生涯,張小龍透露那些生意他賺了多少多少。求伯君大笑,“難怪我賺不到錢,錢都被你賺去了。”?
讓求伯君經商,猶如緣木求魚,而給他一個環境,讓他潛心開發軟件,則是如魚得水。
正在這時,香港金山公司答應提供條件讓他專心致志地開發WPS。“不用優薪高職,這已足夠了。”?
求伯君決定大干了。他目標很明確,做一張漢卡裝字庫,寫一個字處理系統,能夠取代WordStar,這個目標就是后來的WPS。為了實現這個目標,從1988年5月到1989年9月,求伯君把自己關在張旋龍為他在深圳包的一個房間里,只要是醒著,就不停地寫。什么時候困了,就睡一會兒,餓了就吃方便面。在這樣的一年零四個月中,求伯君生了三次病,第一次肝炎,第二次肝炎復發,第三次又復發,每次住院一個月到兩個月。第二次肝炎復發正是軟件開發最緊要的關頭,求伯君把電腦搬到病房里繼續寫。?
開發之苦不是病魔纏身,不是身心憔悴,而是孤獨。“有了難題,不知道問誰,解決了難題,也沒人分享喜悅。”求伯君在這孤獨中,寫下了十幾萬行的WPS,在寫完最后一行程序的時候,求伯君沒有任何感覺,“任何一個產品,做成功以后,不會有什么感想,所謂感想都是后來總結出來的。”?
作為作者的求伯君麻木了,而還在上大學的雷軍一看到WPS就感到震驚,“我不相信中國還會有這么好的軟件,當時覺得這個軟件一定是在香港做的。”?
WPS沒有做廣告,也沒有去評什么獎,僅僅憑著口碑,就火了起來。求伯君對原因的解釋很樸素——“市場上奇缺這種東西。后來的王碼480、巨人6402都是WPS的模仿之作。”雷軍的解釋是,“WPS定位很準,就是字處理,不是排版。那時候,搞一個排版太復雜了,用戶根本接受不了。”?
十年不倒?
WPS開始掙錢了,每年3萬多套,每套批發價2200多元。“但這是公司賺錢,對我來說,沒賺什么錢,我只是一個打工的。開發之初,既沒和公司談提成,也沒和公司談股份,什么都沒有。是老板好,給了我一點獎金。”?
“如果從開始就想著怎樣賺錢,我也不會有今天。事業和金錢無關。當你全身心投入開發的時候,不給你錢你也要干。開發時,根本沒有心思考慮報酬。只有先成就了事業,才有資格談報酬。”?
一路高唱凱歌的WPS,在1993年,遇到了Word的挑戰。求伯君主動迎接挑戰,做了一個類似于Office套件的產品,叫作盤古組件,里面有WPS、電子表和字典。?
求伯君今天把盤古組件失利的原因歸納為四點:一、盤古力量分散,沒有發揮WPS當時在字處理領域的領先優勢;二、沒有沿用WPS這個很有號召力的名稱;三、盤古自身不夠完善,沒有做到“所見即所得”,完全是DOS版的照搬;四、剛剛獨立的珠海金山公司沒有銷售經驗。“我們本來只是一個開發部,盤古出來,銷售、宣傳、策劃,什么都要自己做,一時應付不過來。”?
盤古是香港金山被方正合并后,求伯君脫離方正,自己獨立自主做的第一個軟件。很不幸,它賠掉了張旋龍給求伯君的“獎金”。?
是否還要做下去?“不做又做什么去呢?WPS里面有我的感情。感情用事,當然不理智,但很多決策,在理智狀態下,就做不出來了。很理智的人不會創造什么奇跡。”?
盤古失敗的時候,有人勸求伯君利用已有的名氣,搞系統集成,做一些項目。“你名氣大,拉項目相對容易。”但求伯君堅持WPS不能放棄。?
1995年,微軟挖廖恒毅之前,先向求伯君拋出了繡球。求伯君拒絕的原因是:“第一、微軟的態度比較傲氣,給我的感覺是,要仰起頭才能看到他們,他們語重心長地對我說,‘好好干,到我們這里有前途。’使我難以接受;第二、好多朋友勸我,你這桿大旗可不能倒。”?
支撐求伯君做下去的原因是,他堅信“Word能夠做到的事情,我也能做到。”?
讓求伯君沒想到的是,WPS97的開發時間會拖這么長,“Windows有很多新東西,我們還沒有熟悉過來,微軟又升級了。很多技術資料,也很難找到。微軟掌握著Windows,而我們什么都要靠自己從頭做起,這導致了WPS97難產。如果WPS97能在1995年推出,直接和Word6.0競爭,Word6.0肯定沒戲。”?
時間拖久了,資金和信心都會成問題。“做到1996年下半年,是最困難的時候,資金開始緊張,信心也不足了,前途感覺到比較渺茫。當時,我們猛宣傳游戲軟件,試探另外的市場,但我們估計到了游戲賺不了什么錢。現在,我仍然覺得做游戲不賺錢。國外游戲賺錢,因為它的主要市場在國外,在國內沒有什么投入,所以可以賺錢。我們還試探了別的市場,只是沒有成功,沒有說而已。”1996年,苦悶的求伯君沒有像1989年在深圳旅館里那樣孤獨,他找到了一個發泄情感的地方——BBS,他一天給站友寫300多封信。“互相之間打氣很重要,我為手下打氣,也為自己打氣。”?
“我們一直沒有大的收入,游戲是杯水車薪。那時候,用WPS這個項目去吸引資金,誰都不會有信心。”此時此刻,求伯君對WPS的一往情深起了關鍵作用,正是在這種感情的驅使下,求伯君覺得自己再住別墅是一種浪費,200萬元把別墅賣了,使WPS97開發維持了下去。正是這種感情驅使求伯君帶領開發組四年如一日,每天工作12個小時,每年工作365天,從來都沒有停過。“Word可以由200多人做,我們只有不到10個人,沒有辦法,只有比別人多付好幾倍的勞動和汗水。”
英雄時代的過去??
有一個笑話說,王永民一次正在賓館吃飯,突然有人走上來問他,是不是王碼?王永民說:“我就是王永民”,那人連聲道歉,“對不起,我認錯人了。”?
1994年以前,在中國IT行業最出名的不是聯想、方正、長城的總裁,更不是IBM、HP、Compaq的CEO,而是寫在程序封面上的程序員的大名——求伯君、吳曉軍、鮑岳橋、王志東、王江民等等。成千上萬的用戶每天啟動使用這些“署名文章”的時候,對這些程序員也充滿了仰慕之情。?
那是一個英雄的時代,一個程序員憑著自己武林密笈一樣的源程序,就可以創辦公司,成就自己的事業與聲名。直到今天,有些程序員還保留著每天開發結束,便把硬盤從機器上卸下來帶回家去的習慣。在他們看來,源程序是自己的一切。?
但此時程序員帶回家去的源程序已經顯得不是那么重要了,單個程序員單槍匹馬闖天下的英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中國不可能再產生第二個求伯君,因為已經不存在產生程序英雄的客觀條件了。?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