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最懂財務的CEO,借助資本杠桿把自己變成了主人。
從管家到老板,在管理嚴密的納斯達克上市公司里,目前中國只有曹國偉能夠做到,而像新浪這樣股權分散的也僅此一家。曹國偉有能力,也有機遇。
MBO之后,新浪告別了過去十年股權分散的結構,而十年后再看新浪時,不知道又能帶給業界怎樣的回味?
“網易屬于丁磊,搜狐屬于張朝陽,騰訊屬于馬化騰,盛大屬于陳天橋……新浪屬于誰呢?”
過去十幾年來,新浪是中國互聯網公司中高層變動最頻繁、被收購傳聞最多、長期戰略最不明顯的公司,過多的內耗使新浪從中國最大的互聯網公司眼睜睜地看著被一家家競爭對手超過,然后絕塵而去。
這一切的根源都是因為股權分散,2006年曹國偉接任汪延擔任CEO伊始被認為劣勢明顯:他既不是公司創始人,也不是股東,而是一位徹頭徹尾的職業經理人。而在曹國偉之前,新浪網在短短6年間已經歷了沙正治、王志東、茅道臨、汪延等四位CEO。
雖然進入了新浪的權力核心,但還是由于其分散的股權結構,曹國偉的位置并不十分穩固,甚至還多次傳出曹國偉離職的消息。
其實,曹國偉雖然在新浪不顯山露水,但卻是公司內部始終把握著發展方向的人之一。1999年,曹國偉加盟新浪后,他設計的紅籌上市模式至今仍被眾多后來的互聯網公司效仿。后來,無線業務蓬勃發展時通過收購使新浪進入第一陣營;而當2004年新浪業績下滑,被搜狐等競爭對手迎頭趕上時,改革銷售團隊以及廣告系統,重新回到互聯網廣告領軍者的位置上。
曹國偉這種獨特的才能,使新浪無論誰擔任CEO他都始終受重用,并走完了十年的歷程。十年過后曹國偉位置穩固了,他開始考慮新浪的下一個十年該怎么走,是否仍能將自己與新浪綁定在一起。
于是,曹國偉首先想到了結盟分眾的江南春,共同統治新浪,但商務部沒批,于是他想到了MBO。“讓更了解公司的管理者成為大股東,讓股權集中,這是新浪幾屆管理層在不同時期思考過,但又未能真正跨出的一步。”在新浪網十周年之際,曹國偉告訴CBN記者,他決定勇敢地跨出這一步。
但是通過這次MBO,曹國偉成功轉身,從職業經理人上岸,以主人身份掌控新浪。曹國偉說,將實現自己角色的轉換,以一個創業者的心態重新規劃新浪的未來。
MBO之后一個月,新浪與易居中國的合資公司中國房產信息集團(CRIC.NASDAQ,下稱“CRIC”)在納斯達克上市。顯然,這是曹國偉MBO之后一系列突圍戰略的第一步。
在曹國偉的戰略規劃中,CRIC上市之后,分拆財經、汽車等另外一些頻道上市,把新浪做成一家控股公司的圖景已經浮現。
而包括游戲、電子商務等領域新浪都要想辦法進入。雖然新浪都在這些業務上失敗過,但現在的新浪已經不同:MBO之后,新浪能靜下心來,為長期戰略做投入了。
在曹國偉的設計中,就是要運用資本手段,將新浪打造成一個網絡媒體帝國。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