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中旬以來,國內鄭棉振蕩走跌,尤其是國外疫情全面爆發后,鄭棉呈單邊下跌走勢,05合約最大跌幅已達4500元/噸,一度跌破1萬元/噸大關。本周三,國內鄭棉早盤拉升,主力合約增倉放量,盤中一度上漲5%。
1月中旬以來,國內鄭棉振蕩走跌,尤其是國外疫情全面爆發后,鄭棉呈單邊下跌走勢,05合約最大跌幅已達4500元/噸,一度跌破1萬元/噸大關。本周三,國內鄭棉早盤拉升,主力合約增倉放量,盤中一度上漲5%。
隨著疫情在海外加劇,多國采取了封城、限制出行等措施,紡織服裝消費受到極大遏制,而我國是全球最大的紡織品服裝出口國。據中國海關總署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1—2月,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額為298.35億美元,同比下降20.0%。
目前,國內紡織服裝出口訂單受到明顯的沖擊,已經出現不少取消以及延單現象。而內需也尚未恢復,一些紗廠為去庫存開始讓利拋售。盡管如此,紗廠的庫存依然在累積。
據有關數據統計顯示,4月份以來,國內紗線和坯布廠開機負荷指數呈下降趨勢,同期產成品則呈累庫狀態。今年的紡織旺季在疫情的影響下幾乎還未有展開。下游紡織企業新訂單嚴重匱乏,且短期內難有顯著改善,令紡織企業經營壓力巨大。
根據美國農業部發布的報告,2020年美國意向植棉面積為1370萬英畝,同比減少1%。而美國農業部農業展望論壇之前預計2020年美國棉花種植面積為1250萬英畝。美棉意向種植面積降幅大幅低于市場預期。不過,本次美農種植意向調查是在3月的前兩周,市場認為調查數據并未能充分反映疫情情況。
國內在3月底正式出臺棉花目標價格改革政策以穩定國內新棉種植面積。國家棉花市場監測系統于3月中旬展開全國范圍棉花種植意向調查結果顯示,2020年中國棉花意向種植面積4550.1萬畝,同比減少5.1%,降幅較2019年11月份意向調查結果減少0.8個百分點。
國際棉花咨詢委員會(ICAC)表示,由于商業活動減少導致紡織訂單下滑或者取消,亞洲和東南亞的制造業和供應鏈受到了巨大沖擊。目前,疫情帶來的實際影響尚難以估量,但全球經濟持續下滑是可以預見的,其給棉花市場也帶來更多的壓力。
ICAC預計,2020/21年度全球棉花產量為2560萬噸,同比減少1%,消費量為2460萬噸,進口量860萬噸,期末庫存2010萬噸,庫存消費比84%。2019/20年度考特魯克A指數平均值為72.2美分/磅,2020/21年度為64美分/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