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除國電電力之外,五大發電集團中華能國際、大唐發電、華電國際、中國電力均已相繼正式發布2021年業績公告(下稱“公告”)。結合之前國電電力發布的2021年業績預虧公告,2021年五大發電企業均因燃煤成本大幅上升而陷入虧損,“在保持常規能源發電基礎上,積極轉型布局新能源發電”已成發電企業推動企業轉型升級、扭轉經營頹勢,以及服務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一致行動。
發電企業全面虧損
根據公告,2021年,五大發電上市公司凈利同比均大幅虧損。
公告顯示,2021年,華電國際營業收入為1044.22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49.65億元,比上年同期減少211.80%;大唐國際營業收入為1034.12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92.64億元,比上年同期減少404.71%;中國電力全年收入為347.34億元,權益持有人應占-5.16億元;華能國際全年營業收入2046.05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為-102.64億元;而根據早前國電電力發布的業績預虧公告,經公司財務部門初步測算,預計2021年度公司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3億元到-16億元,同比減少154.45%到137.88%。
五家發電企業在公告中均坦言,虧損是因為“2021年燃煤價格大幅上漲,令燃煤發電燃料成本大幅上升”。以華電國際為例,因煤炭價格上漲,該公司2021年營業成本約為人民幣1108.57億元,同比增加約43.05%。
中電聯此前發布的《2021-2022年度全國電力供需形勢分析預測報告》測算,2021年因電煤價格上漲導致全國煤電企業電煤采購成本額外增加6000億元左右。這一現實情況導致8月以來大型發電集團煤電板塊整體虧損,8-11月部分集團煤電板塊虧損面達到100%,全年累計虧損面達到8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