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市認真貫徹落實剛剛閉幕的全國“兩會”精神,緊緊圍繞“轉型發展、綠色崛起”發展戰略,以加快結構調整、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全力推進高碳產業低碳化發展,積極探索低碳綠色循環發展的新路。
按照信息化、生態化、集約化方向,改造升級傳統產業。作為煤炭能源基地城市,今年,該市將在進一步鞏固煤炭資源整合重組成果,加快重組礦井復工復產的同時,全力推進東周窯、同忻等千萬噸現代化礦井建設進程,使之盡快達產達效,從而進一步做大做強煤炭產業,力爭到“十一五”期末,使全市煤炭產量穩定在1億噸左右,洗選能力達到80%,實現由煤炭大市到煤炭強市的轉變。
與此同時,大同市還將依托豐富的煤炭資源優勢,按照跳出煤、延伸煤、超越煤的發展思路,加大坑口電站以及煤化工項目建設力度,全力加快中海油煤基清潔能源、中華煤氣公司油母頁巖開發利用等項目建設進程,確保國電三期2×66萬千瓦空冷機組達產達效,國投云峰2×13.5萬千瓦機組正式投運,進一步提高煤炭的就地轉化率。今年,全市還將完成總投資12.5億元的華潤風電廣靈、陽高、新榮各5萬千瓦的裝機容量建設,同時確保新榮5萬千瓦風電、左云二期5萬千瓦風電項目達產達效,努力建設新型能源基地。
以“三個依托”為主線,培育扶持新興產業,大力發展園區經濟、循環經濟。今年,全市將按照依托大企業大集團、依托園區、依托北京的思路,繼續實施項目帶動戰略,集中精力加快推進中國重汽大齒公司變速箱項目、同車電力機車項目以及兩個專用汽車項目的建設生產和達產達效,全力推動雨潤集團農副產品物流交易中心等重大項目的開工建設,積極發展壯大國家鼓勵支持的裝備制造業、農副產品加工、服務業等新興產業,尤其是以這個市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為依托,大力發展旅游業,加快旅游名都的建設步伐。與此同時,該市還將重點抓好塔山循環經濟園區、醫藥園區、龍泉工業園區、裝備制造業園區以及左云煤化工園區的建設,大力發展園區經濟、循環經濟,通過項目集群、產業集聚,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加快經濟強市步伐。
以特色化城鎮建設為抓手,著力提高城市承載能力和輻射帶動能力。作為集煤都與名城于一體的城市,今年大同市將把加快特色城鎮化建設作為調整經濟結構的重要抓手,在全力推進工業化進程的同時,圍繞提高產業支撐力、經濟輻射力、文化影響力、社會管理力和要素聚集力,強力推進城市擴容和功能完善,加快特色城鎮化進程。繼續加快御東新區建設,重點抓好永安路、永和路等新區道路建設和醫院、學校等公共設施建設,完善新區綜合配套功能,基本形成新區新框架。
繼續推進歷史文化名城復興工程,全面完成云岡大景區、北岳恒山和懸空寺景區建設及環境綜合整治;全力抓好古城墻修復、鼓樓東西街歷史街區等16項修復工程。重點抓好文瀛湖防滲、十里河云岡峪段治理、植物園建設等18項生態修復及景觀建設工程,逐步形成與最佳人居環境城市要求相一致的綠化系統和生態環境,實現由煤都到綠色之都、由歷史之都到文化之都的轉變,努力把大同市打造成文化名城、生態名邑。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