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30多年來,在經濟領域,浙江省溫州市已經以“敢為天下先”的創業精神贏得高分。與此同時,推窗見綠、鳥語花香,這是富裕起來的溫州人最大的夢想。現在,這一切已不僅僅是一個夢想。2009年,溫州市全力推進污染減排,成效顯著。全市化學需氧量和二氧化硫兩項污染減排指標雙雙實現大幅下降,并超額完成“十一五”減排階段性目標任務。
落實減排重點監管
對106家國控、省控電鍍、合成革、制革企業以及其他減排項目實行重點監管
環境是生存空間,環境是生活品質,環境是戰略資源……可喜的是,在2009年的歲末,這樣一段鏗鏘之語奠定了溫州市2010年的基調:堅持生態環境優先戰略,推進經濟生態化、城市生態化、生活生態化,將自身的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發展優勢,全力建設生態文明。循著這個基調,溫州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進行著城市轉型的蛻變。
2009年,溫州市、縣兩級環保部門積極發揮職能作用,形成齊抓共管合力,有效落實各項污染減排措施,并全面完成了污染源普查工作,進一步完善了減排統計、監測、考核體系和督察辦法。據統計,溫州市2009年化學需氧量排放量比2008年下降3.91%,比2005年下降14.79%,超額完成“十一五”減排階段性目標任務;二氧化硫排放量比2008年下降5.54%,比2005年下降18.04%,累計完成“十一五”減排任務的120.3%,提前一年時間實現二氧化硫減排目標。
溫州市在工程減排上求推進,不斷加大污水處理廠建設投入。據了解,全市已建城鎮污水處理廠12座,實際處理量從2008年的34萬噸/日,提高到了現在的48.8萬噸/日。此外,溫州率全國之先推廣碳匯造林活動,今年全市將繼續在蒼南等9個縣(市、區)進一步落實第一期15個總規模9.2萬畝的碳匯造林項目,并增加個人購買碳匯的銀行“銷售點”,發動企業、團體、個人,參與溫州綠色碳基專項建設項目。
同時,溫州市將以推廣應用節能減碳和低碳技術為基礎,加快構筑具有溫州特色的低碳經濟體系。
在結構減排上,溫州市積極推進嚴管區整治和小火電關停。完成了“一江兩業十六區”共18個環境污染嚴管區的整治任務,“811”環境保護新三年行動順利推進,先后關停了溫州龍發電力有限公司、溫州東嶼發電廠、平陽水頭制革基地、鹿城制革基地、永嘉造紙業、洞頭水產品加工等210多家落后產業和污染企業。在“811”環保行動中,溫州市以“一江二業十六區”為主抓手,深入推進鰲江、全市電鍍業、平陽水頭制革等重點流域、區域污染整治,切實改善平原河系水質,維護飲用水水源安全。
2008年以來,溫州市政府又在《溫州市“811”環境保護新三年行動實施方案》中確定了楠溪江流域水環境保護、江南河網等9個市級督辦重點環境問題,兩年來整治工作取得了實質性突破,預計今年年底前全部完成整治任務。
在監管減排上促提高,溫州市環保部門始終保持高壓環境執法態勢。全市對106家國控、省控電鍍、合成革、制革企業以及其他減排項目實行重點監管,開展限期治理。據悉,溫州市省級“飛行監測”達標率由2008年的53%提高到了2009年的81.3%。
在督察減排上抓落實,通過開展專項督察杜絕一切違法排污現象。溫州市“生態辦”會同市環保、市政園林、經貿等部門針對各地在污染整治、環境基礎設施建設、脫硫工程等方面進行跟蹤指導和督察;對污水處理廠實施現場督察制度,加強了對城鎮污水處理廠的管理;市“減排辦”對全市城鎮污水處理廠進行每兩個月一次的減排督察,各級監察支隊每月至少一次對12家已投運的污水處理廠進行現場檢查。
溫州市在減排宣傳上重實效,通過組織開展“讓江河休養生息”、“生態文明在溫州”、“生態環保行”等大型主題宣傳活動,增強了全民的減排意識,營造了良好的社會氛圍。
除此之外,溫州市還將節能減排指標完成情況,納入各地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評價體系和目標責任制考核,實行節能減排工作問責制和“一票否決”制,有力保障了“十一五”期間污染減排任務的全面落實。建立全市降低非電煤耗的專項考核機制,有效遏制非電煤耗的增長;加強減排統計、監測和考核體系建設;進一步完善環境監測監控體系建設,督促新建污水處理廠和工業企業治理工程安裝在線監測監控系統。全市目前已安裝在線監測監控設施453套。
同時,努力深化減排政策,積極推行綠色信貸。市環保局與市經貿委、興業銀行溫州分行聯合設立溫州市節能減排項目專項貸款,專門撥出50億元貸款新增額度用于節能減排貸款項目,幫助企業解決節能減排建設項目中的資金需求。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