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丹麥那么小的國家,我看上去特別感動,因為他很小,也沒有剛才說的資源,但是他在排放量來講,最小的,像日本也不錯,因為日本在發達國家,能源的能效是最有效率的。當然,像剛才說的,中國與美國發展減排,原來做得不是很好,但是最近,全球最主要的兩個大國,都承諾減排,特別是我們中國,我們減排的幅度,達到40%到45%,而美國比較令人失望,但是他還是宣布了他的減排計劃,至少有標準存在。
這兩個市場,他的低碳經濟將會啟動,因為他的觀點是太陽能會轉變,進入一個劃時代的標志。我們中國為什么要大力發展低碳經濟,其實以前發展低碳經濟,認為會增加很大的成本,這點是原來大家認為的最大的負面的東西,一個因素,但是現在發展低碳經濟,可能會營造了很大很大的商機,甚至是產生新一代的產業革命,也是有可能。至少大家也是清楚的話,我們告訴在高耗能的發展模式下,不可能再堅持下去,特別是在珠三角,不知道是誰寫的,珠三角是不適宜人居住的,因為污染太厲害。
我們剛才也談到了,這一點我們無論找什么理由,我們都很難脫掉這個帽子,當然發展經濟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縮小與發達國家的差距,這點也是政府發展低碳經濟一個很重要的因素,能否把握住這個時代的機遇,這是非常重要的,對于美國來說,大家知道,北歐本來是,但是很可惜,但是都知道,共和黨的小布什上臺以后,否決了這個決定,全世界的減排放慢了很大的步伐,或者是新能源這些概念。
第二點最現實擺在他們面前,因為現在美國跟中國一樣,舊的經濟模式要走下去,的確困難,而且中國還能再走一時間,但是美國在沒有新的能源增加點的話,他的就業壓力是非常大,所以很多事情的話,美國的政府應該在推動低碳經濟力度會很大,將是低碳經濟發展的一個很重要的一點,即使我們這次,哥本哈根大會,還沒有一個實質性的結果出來,但是我認為只是情緒方面影響大家對低碳經濟的信心,那我們可以在股市里面的低碳概念,剛才提到,一個是節能板塊,建筑節能,清潔煤發電。
你看清潔能源在港股,最大的是比亞迪,還有生物質能,光發電我就不說,因為等下有位專家更詳細的說明,目前來講,好象既有現實,也有不太現實的地方,你看美國的玉米,造成的乙醇,但是巴西得不償失,我們中國也有甜高粱,但是這些東西實質還是停留在更多理論階段的東西更多一些,會衍生出來很多碳的技術,也可能是股市以后的重點投資的一個板塊之一,那么多,好象把這個低碳講得那么神,低碳是不是就沒有風險?其實是挺有風險的。
我們看新能源也好,低碳也好,過去曾經很瘋狂的炒作,我們要注意的是,行業過剩,或者局部過剩的問題,比如說像風電,他可能最終的風電是沒有過剩的,但是風電設備的確面臨這樣的問題,接近500美元一公斤跌到50、60這種水平,另外的話,我們要注意分清楚企業所處的產業鏈的問題,你不要說人說是,你就跟著說是。
第三的話,我們覺得要注意那種低碳公司的風險,大家可能不太明白什么叫低碳,他做互聯網,煤炭好的時候,他做煤炭,現在最近聽說有一個香港體檢的,突然說要做太陽能,這是差得很遠的兩個企業,這個股票,跟隨投資性買賣的話,到未嘗不可,但是作為投資行業來說,實在是令人心驚肉跳。
當然我們要注意的話,也有很多公司說自己是低碳股,但是你要注意他的業務所占的比例,所占收入比例,他就說是低碳股,那你絕對要小心,當然我們可以看看股市里面的,比如比亞迪,我個人比較喜歡后面兩個,為什么呢?第一個是他們是金融海嘯上市的,應該來講,總體來講,在新能源股上一輪泡沫破滅以后,股指會比較理性一些,而且一個公司能在金融風暴后,能上市的話,的確是有他的本身的業務能力,或者他生存能力這一點是值得表揚的。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