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環境保護是一項公益性極強的事業,政府投入至關重要。”遼寧省財政廳廳長邴志剛說,遼寧省提出建立穩定的農村環保經費增長機制,整合現有財政涉農專項資金,并以村屯規劃為龍頭,以污染治理為重點,全面推進村莊環境綜合治理項目的實施。從2006年開始,省財政每年安排1500萬元的省級農村小康環保專項資金。2008年后,每年安排省級農村環境綜合治理專項資金2500萬元。
在加大各級財政投入的同時,不少地方也在積極創新投入機制,引導社會資金進入農村環保領域,更好地推動農村環境建設。
浙江省財政廳廳長錢巨炎告訴記者,浙江計劃用5年時間,對全省1萬個行政村進行全面整治,并把其中1000個行政村建設成全面小康示范村。為實現這一目標,浙江省在農村環境整治投入機制上不斷進行創新,初步建立了以各級政府財政支持為導向,農村集體和農戶、經營戶投入為主體,工商企業及社會團體等其他社會資本共同參與的投入機制。到2008年底,全省已有46%的村莊環境得到整治。
針對農村缺乏環保技術支撐的現狀,寧夏還建立了農村環保專家庫,并由政府購買村鎮保潔員等公益性崗位,以解決農村環境綜合整治項目技術支撐問題和村鎮缺少環保專職人員問題等。
未來三年再投120億元
約1億農村人口直接受益
隨著各地積極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整治,一些試點村莊的村容村貌和環境質量得到明顯改善。但不少地區反映,農業農村污染問題量大面廣,治理難度大,農村環境保護工作將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
2009年3月,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環境保護部等部門通知,到2010年,我國將集中整治一批環境問題最為突出、當地群眾反映最為強烈的村莊,使危害群眾健康的環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環境監管能力得到加強,環保意識得到增強。到2015年,環境問題突出、嚴重危害群眾健康的村鎮要基本得到治理。
對此,財政部表示,從2010年起中央財政將進一步加大投入力度,未來三年計劃安排專項資金120億元,會同環境保護部重點支持農村環境整村連片治理,使“以獎促治”政策取得更大實效。
在具體實施上,財政部將會同環境保護部每年選擇部分省市開展農村環境整村連片治理示范,并與示范點所在的省級人民政府簽訂協議,明確各自職責,保障資金來源,提出獎懲措施,使“以獎促治”政策“順民意、解民憂、惠民生”的目標落實到位。
三年后,約有1億農村人口因此直接受益,我國農村環境將大為改觀,并將有力地推動我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