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實現這一目標必須在原有的基礎上脫胎換骨,加大投入,創立新的產業。
通過反復考察論證,方崇鈿發現當時國家正在加大交通、通訊、能源等基礎產業的投資,其中必有極大的商機。權衡再三,他選定了通信電纜、光纜生產項目。他認為這是一個在遨游企海中可以進一步做優、做強的產品,可以成為自己攀登創業高峰的新起點。
1993年,方崇鈿籌資2000多萬元,創辦“溫州市金田電纜有限公司”。在6個月內完成了基建工程,上馬了兩條先進的通信電纜生產線,專業生產郵電通信電纜,使他的企業在產品技術含量和占領市場制高點上有了新的突破。
歷來好事總多磨。
在方崇鈿的電纜項目投產剛剛取得效益的第二年,由于國家宏觀調控,原材料價格持續上漲,產品價格卻因不正當競爭大幅度下降,方氏企業碰到了新的難題,新的挑戰。面對如此“險情”,方崇鈿審時度勢,沉著應對。在冷靜地分析市場前景以后,發揮公司本身機制靈活的優勢果斷決策,投入600多萬元,將原來為籌集電纜生產資金準備處理的圓織機生產線重新上馬生產編織袋,吃了一口“回頭草”,帶來600多萬元利潤。這筆資金又投入電纜生產線的技術改造中,使電纜質量上了一個新臺階。進而開足馬力,滿負荷生產。很快形成年產350萬對公里電纜、60萬芯公里光纜和15萬箱五類數據網絡電纜的生產能力。此后,方崇鈿的電纜、光纜、五類數據網絡電纜行銷全國20多個省、市、自治區,60多個市、縣電信局、廣播電視局和鐵路、部隊,并出口到巴基斯坦等國家和地區。
1996年2月,在浙南頗有名氣的“金田電纜有限公司”升格為“溫州金田集團有限公司”。此后,方崇鈿不斷加大投入,1998年再次投資4500萬元,進行通信光纜和通信電纜的技術改造。
2000年,隨著金田塑膠有限公司、金田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金田大酒店有限公司等企業陸續投入運行,國家工商總局批準金田集團為“中國無區域集團”。方崇鈿的家族企業從當年小打小鬧的小作坊一躍而成“國”字號的面向全球的多產業、跨行業集團企業。從此,“中國·金田”的品牌隨著它的一批批產品漂洋過海,融入了世界貿易市場的大海洋!
2001年,中國加入WTO以后,為了迎接新的挑戰,金田集團再次投入巨資,繼續改造通信光纜、帶狀光纜生產線,完成15萬箱光纜和5類數據纜的技改。同時征地36畝,在電纜公司內進行標準車間、公用設施、員工食堂、大小會議室、多功能廳、廠區綠化等建設,為職工創造良好的工作、生活、娛樂、休閑環境。
2002年,龍港獲得“中國印刷城”、“中國禮品城”兩張“國字號金名片”以后,方崇鈿意識到印刷和禮品包裝用的塑料薄膜原材料生產前景廣闊。而這種塑膜過去都是由中間商從外地采購,既增加了成本,又不能完全滿足要求。為了適應龍港經濟發展需要,為龍港的區域品牌注入新的血液,不斷開拓金田集團新的增長點,方崇鈿瞄準軟包裝行業原材料,繼續開發新產品。
經過南到廣東、福建,北到東三省的廣泛市場考察,方崇鈿決定投資生產高分子塑料薄膜。經過兩年四輪艱苦的談判,于2002年5月與德國布魯克納公司簽訂了價值8800萬元的設備采購合同,購進一條年產2.5萬噸BOPP塑料薄膜的自動化生產線,為打造龍港第一艘“企業航母”打下了基礎。這個項目總投資2.2億元,在龍金大道新征土地146畝,于2003年12月建成投產。其整個工藝流程從樹脂處理、擠出鑄片、薄膜縱拉、橫拉、牽引收卷、分切包裝在一條生產線上全部完成。該項目被列入浙江省2003年重點建設項目。
緊接著,方崇鈿又投資1.8億元,征地120多畝,引進了年產9000噸BOPA尼龍薄膜的兩條生產線。
金田塑業,已經成為國內少有世界一流的BOPP、BOPA生產基地。產品行銷大半個中國。法國、印度、緬甸等國的客商紛紛前來洽談貿易。
德國、美國、日本、東南亞的“老外們”成為金田集團的家常客人。
拿破侖一世曾經說過:“不要打擾它,中國醒來之日,世界將為之震憾!”
現在,中國浙南象方崇鈿這樣的企業家們都已“醒來”,全世界都為溫州人無處不在攻無不克的從商精神所震憾!
企業家們的知音
方崇鈿一身奮斗,創造了億萬財富,也贏得了無盡“光環”。
多年來,各級黨委、政府給予他許多榮譽和嘉獎。他身兼“溫州市工商聯合會副會長、溫州市企業家協會副會長”、“蒼南縣工商聯合總會會長、企業家協會會長”、“蒼南縣慈善總會副會長”、“蒼南縣政府經濟顧問”等眾多職務。他把這些社會職務都看作是自己應盡的職責,積極參與各項活動,積極謀劃全縣和龍港的工商界活動,把工商聯和企業家協會辦成企業家們的“娘家”組織,辦成企業家與黨委、政府和社會各界聯系的橋梁。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